和西川李尚書漢州微月遊房太尉西湖

木落漢川夜,西湖懸玉鉤。 旌旗環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極想前事,神交如共遊。 瑤琴久已絕,鬆韻自悲秋。
拼音

所属合集

#西湖

譯文

今夜我們同遊西湖,月懸天際,猶如金鉤;沱江水畔,黃葉飄落。旌旗儀仗圍繞着西湖駐守待命,而主客二人的遊船卻在湖心隨水流任意漂行(隨波逐流)。用盡目力遠望四方,不禁回想起我們從前的交情。(雖然認識時間不長,但是)因爲我們之間心靈早已相通,如同交往多年一樣。俞伯牙鍾子期因琴聲互爲知音的故事已經是消逝很久的往事,只有那松濤陣陣,依舊傳達着秋天肅殺的悲涼韻意。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木落:樹葉落下。
  • 漢川:指漢江,流經漢州。
  • 玉鉤:形容月亮像玉製的鉤子。
  • 旌旗:旗幟。
  • 環水次:圍繞水邊排列。
  • 舟楫:船隻。
  • 泛中流:漂浮在江河的中央。
  • 目極:極目遠望。
  • 神交:精神上的交流。
  • 瑤琴:古代的一種美玉製成的琴。
  • 鬆韻:風吹過鬆樹的聲音。

翻譯

在樹葉落下的漢江之夜,西湖上懸掛着如玉鉤般的月亮。 旗幟圍繞着水邊排列,船隻漂浮在江河的中央。 極目遠望,回憶起往事,精神上彷彿與友人一同遊覽。 美玉製成的琴早已不再彈奏,只有風吹過鬆樹的聲音,自然地悲嘆着秋天的到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秋夜漢江邊的景色,通過「木落」、「玉鉤」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淒涼而美麗的氛圍。詩中「旌旗環水次,舟楫泛中流」描繪了江邊的活動,而「目極想前事,神交如共遊」則表達了詩人對往事的懷念和對友情的珍視。最後兩句「瑤琴久已絕,鬆韻自悲秋」以音樂和自然聲音的對比,抒發了詩人對逝去美好時光的哀愁。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

劉禹錫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