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木詩八首

有木名弱柳,結根近清池。 風煙借顏色,雨露助華滋。 峨峨白雪花,嫋嫋青絲枝。 漸密陰自庇,轉高梢四垂。 截枝扶爲杖,軟弱不自持。 折條用樊圃,柔脆非其宜。 爲樹信可玩,論材何所施。 可惜金堤地,栽之徒爾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峨峨:形容高聳的樣子。
  • 嫋嫋:形容柔軟細長的樣子。
  • 樊圃:籬笆圍成的園子。
  • 金堤:堅固的堤壩,比喻寶貴的地方。

翻譯

有一種樹名爲弱柳,它的根系靠近清澈的池塘。 風和煙霧爲它增添了色彩,雨露則助長了它的茂盛。 它高高聳立,白色的花朵如同雪花,柔軟的枝條如同青絲。 隨着樹蔭的逐漸濃密,它自我庇護,樹梢轉而向四面垂下。 如果將它的枝條截下來做成柺杖,它會顯得軟弱無力,無法自立。 折斷它的枝條用來圍成園子,它的柔軟和脆弱並不適合。 作爲一棵樹,它確實值得欣賞,但若論其用途,卻難以施展。 可惜了那寶貴的土地,栽種它只是徒勞無功。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弱柳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的欣賞以及對實用價值的思考。詩中,「峨峨白雪花,嫋嫋青絲枝」描繪了弱柳的美麗形象,而「截枝扶爲杖,軟弱不自持」則指出了其不適合實用的一面。最後兩句「爲樹信可玩,論材何所施。可惜金堤地,栽之徒爾爲」則反映了作者對於自然與實用之間關係的深刻認識,即有些事物雖然美麗,但在實用價值上卻有所欠缺,因此在選擇栽種時應當考慮其實用性。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體現了白居易詩歌的特色。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