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翻經臺:指佛教徒翻譯佛經的地方。
- 靈山:佛教中指佛陀講經說法的地方,也泛指佛教聖地。
- 貝葉:古代印度用貝多羅樹的葉子寫佛經,故稱佛經爲貝葉。
- 精進:佛教用語,指修行者在修行過程中不斷努力,不懈怠。
- 開眼:佛教用語,意指領悟佛法,開悟。
- 無端:無緣無故,沒有理由。
翻譯
在靈山聽法會還未散去,又重新翻譯佛經有其原因。 這標誌着修行者剛剛開悟,連岩石也無緣無故地點頭贊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佛教徒在靈山聽法後,繼續翻譯佛經的場景。詩中「一會靈山猶未散」表達了法會的莊嚴與持續,而「重翻貝葉有來由」則強調了翻譯佛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後兩句「是名精進纔開眼,岩石無端亦點頭」運用了佛教的象徵語言,表達了修行者通過精進修行而開悟,連無生命的岩石也似乎在贊同這種精神。整首詩簡潔而富有深意,體現了白居易對佛教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註釋
- 靈山:佛教傳說中的西方極樂世界,這裏指修行聖地。
- 貝葉:古代印度人書寫經典常用於貝多羅樹葉上,後泛指佛經。
- 精進:佛教術語,指勤奮努力地修行,不怠惰。
- 無端:沒有緣由,無根據。
翻譯
剛剛在修行聖地靈山的體驗還意猶未盡,重新翻開那些珍貴的貝葉經書是有其深意的。這叫做精進,只有真正投入修行的人才能理解它的含義,連那些岩石彷彿也在點頭贊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沉浸在佛法修行中的狀態,通過翻閱貝葉經書,感受到精進帶來的精神提升。詩人運用擬人手法,賦予岩石以生命,形象地表達了對精進修行者的敬佩和共鳴。整首詩簡潔而富有禪意,體現了白居易對佛教教義的深入理解和感悟,以及他對修行生活的熱愛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