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府歸舊居

陋巷乘籃入,朱門掛印回。 腰間拋組綬,纓上拂塵埃。 屈曲閒池沼,無非手自開。 青蒼好竹樹,亦是眼看栽。 石片擡琴匣,松枝閣酒杯。 此生終老處,昨日卻歸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陋巷:狹窄簡陋的巷子。
  • 乘籃:乘坐竹籃或簡陋的交通工具。
  • 朱門:紅色的門,常指富貴人家。
  • 掛印:指辭去官職。
  • 組綬:古代官員佩戴的絲帶,象徵官職。
  • :帽帶。
  • 塵埃:灰塵。
  • 屈曲:彎曲,曲折。
  • 閒池沼:閒置的池塘。
  • 青蒼:深綠色,指樹木的顏色。
  • 擡琴匣:攜帶琴匣。
  • 閣酒杯:放置酒杯。
  • 終老處:晚年居住的地方。

翻譯

我乘坐簡陋的籃子進入狹窄的巷子,從富貴人家的紅色大門掛印辭官歸來。腰間拋棄了象徵官職的絲帶,帽帶上拂去了塵埃。彎曲的池塘是我親手開闢的,周圍的好竹樹也是我看着栽種的。石片上放着琴匣,松枝上擱着酒杯。這裏是我晚年打算終老的地方,昨天我又回到了這裏。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白居易辭官歸隱後的生活場景,表達了他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的熱愛。詩中「陋巷乘籃入,朱門掛印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詩人對權貴的超然態度。通過「屈曲閒池沼」和「青蒼好竹樹」的描繪,展現了詩人親手打造的田園風光,體現了他的閒適與自得。最後兩句「此生終老處,昨日卻歸來」則表達了對歸隱生活的滿足和對未來的期許。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淡泊名利,追求心靈自由的高尚情操。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