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龍興寺殘雪

南龍興寺春晴後,緩步徐吟繞四廊。 老趁風花應不稱,閒尋鬆雪正相當。 吏人引從多乘輿,賓客逢迎少下堂。 不擬人間更求事,些些疏懶亦何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南龍興寺:位於南方的龍興寺。
  • 緩步徐吟:慢慢地走,輕聲吟詠。
  • 四廊:四周的走廊。
  • 老趁風花:年老時享受風花雪月。
  • 應不稱:可能不適合。
  • 閒尋鬆雪:閒暇時尋找松樹下的雪。
  • 正相當:正合適。
  • 吏人引從:官吏引導跟隨。
  • 多乘輿:多乘坐車輛。
  • 賓客逢迎:迎接賓客。
  • 少下堂:很少下到堂屋。
  • 不擬人間:不打算在人間。
  • 更求事:再尋求其他事情。
  • 些些疏懶:一點點懶散。

翻譯

春晴之後,我漫步在南龍興寺,輕聲吟詠,繞着四周的走廊。 年老時享受風花雪月,可能已不適合我,但閒暇時尋找松樹下的雪,卻是正合適。 官吏們引導我,多乘坐車輛,迎接賓客時,我很少下到堂屋。 我不打算在人間再尋求其他事情,一點點懶散,又有何妨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白居易在南龍興寺的閒適生活,通過對比「老趁風花」與「閒尋鬆雪」,表達了對年老時生活態度的轉變。詩中「不擬人間更求事,些些疏懶亦何妨」反映了詩人對世俗事務的超然態度,以及對閒適生活的嚮往和滿足。整體上,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晚年淡泊名利,追求心靈自由的情懷。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