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窈窕:深遠曲折的樣子。
- 幾重:幾層,幾道。
- 寒聲:寒冷的聲音。
- 秦時洞:指秦朝時期的洞穴。
- 月觀峯:山峯名,可能指山峯高聳,彷彿可以觀月。
- 真跡:真正的遺蹟或景觀。
翻譯
黃山的山路深遠曲折,秋天的雲霧層層疊疊。 泉水上的竹林傳來寒冷的聲音,古寺前的松樹呈現出古老的色彩。 地底下隱藏着秦朝時期的洞穴,天空與月觀峯相連。 這裏真正的遺蹟神祕莫測,不允許世人輕易發現。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黃山深秋的景色,通過「窈窕」、「秋雲」、「寒聲」、「古色」等詞語,傳達出一種幽深、古老而神祕的氛圍。詩中「秦時洞」與「月觀峯」的對比,展現了時間的深遠與空間的遼闊。結尾的「真跡祕,不許世人逢」則加深了這種神祕感,使讀者對黃山的自然與歷史充滿好奇與敬畏。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雪中杏花 》 —— [ 明 ] 于慎行
- 《 寄題楊夢山先生半間樓 》 —— [ 明 ] 于慎行
- 《 館課沙堤行 》 —— [ 明 ] 于慎行
- 《 查虞皋儀部道出濟上遣書賜問賦答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嘉靖壬戌從三兄無擇下第同歸有過桃花口詩至萬曆已夘請告南還復過此地詠兄舊句悵然有感用韻追和 》 —— [ 明 ] 于慎行
- 《 同朱可大廷平登岱八首 》 —— [ 明 ] 于慎行
- 《 獨漉篇 》 —— [ 明 ] 于慎行
- 《 送趙少虛先生下第二首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