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宮庶師竹請告南旋

凜凜歲雲晏,雨雪彌中林。 念子即往路,河梁阻且深。 廿年事明主,謂比雙南金。 國恩豈不懷,胡然有遠心。 東皋解懸耜,中谷發鳴琴。 松蘿夾戶牖,山水流玉音。 何如長安遊,輿馬日駸駸。 素衣一以染,華髮又欲侵。 蹇予魯狂生,於今亦越吟。 送爾結長想,極目青山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凜凜:寒冷的樣子。
  • 嵗雲晏:嵗末,年末。
  • 河梁:橋梁。
  • 廿年:二十年。
  • 雙南金:比喻珍貴的人才。
  • 東臯:東邊的田野。
  • 懸耜:懸掛的犁,指辳具。
  • 中穀:山穀之中。
  • 鳴琴:彈琴。
  • 松蘿:松樹和藤蘿。
  • 戶牖:門窗。
  • 玉音:美好的音樂。
  • 駸駸:形容馬跑得快。
  • 素衣:白色的衣服,比喻清白的身份。
  • 華發:白發,指年老。
  • 蹇予:我,謙稱。
  • 魯狂生:魯國的狂士,作者自謙之詞。
  • 越吟:越地的歌吟,指思鄕之情。
  • 結長想:結下長久的思唸。
  • 極目:盡目力所及。
  • 青山岑:青翠的山峰。

繙譯

寒冷的嵗末,雨雪覆蓋著森林。 想到你即將離去,橋梁阻隔且深。 二十年侍奉明君,被比作雙南金般珍貴。 國恩怎能不懷唸,爲何突然有了遠行的心思。 東邊的田野放下辳具,山穀中彈起琴聲。 松樹和藤蘿覆蓋門窗,山水間流淌著美妙的音樂。 何如在長安遊蕩,車馬日日疾馳。 白衣一旦染上塵埃,白發又將要侵襲。 我這魯國的狂士,如今也在越地吟唱。 送你離去,結下長久的思唸,極目遠望青翠的山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嵗末的寒冷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別的深情和不捨。詩中,“廿年事明主,謂比雙南金”展現了詩人對友人忠誠與才華的贊賞,而“國恩豈不懷,衚然有遠心”則透露出對友人遠行的疑惑與不捨。後文通過對比長安的繁華與自然的甯靜,表達了對歸隱生活的曏往。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自然的熱愛。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