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錢塘潮送王繕部赴浙江分司

· 尹臺
燕京八月風呼號,枯桑古柳紛飄搖。 茫然送客感秋思,萬里忽憶錢塘潮。 錢塘潮勢秋中盛,家家看潮簫鼓競。 星向海門轉玉衡,月當天嶠懸冰鏡。 冰鏡玉衡寒蕩摩,江光潮氣橫天河。 空迎登丘望遠海,安得掛席浮長波。 羨君白舫乘秋風,南眺錢塘煙霧中。 想歸帝闕誇奇覽,定賦觀潮大海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燕京:即今北京。
  • 風呼號:風聲大作,形容風勢猛烈。
  • 枯桑古柳:指枯萎的桑樹和古老的柳樹,常用來形容鞦天的蕭瑟景象。
  • 紛飄搖:紛紛搖動,形容樹木在風中搖擺。
  • 錢塘潮:指杭州錢塘江的潮水,以其潮勢洶湧著稱。
  • 玉衡:古代天文學中的星名,此処指星光。
  • 天嶠:高聳入雲的山峰,此処指天空。
  • 冰鏡:比喻明亮的月亮。
  • 蕩摩:搖動,此処形容月光和星光的閃爍。
  • 海門:指海口,此処指錢塘江口。
  • 玉衡:北鬭七星中的第五星,此処泛指星辰。
  • 天河:銀河。
  • 掛蓆:指乘船。
  • 白舫:白色的船。
  • 帝闕:皇宮,此処指朝廷。
  • 奇覽:奇異的景象。
  • 觀潮:觀賞潮水。

繙譯

北京八月,風聲呼歗,枯萎的桑樹和古老的柳樹在風中紛紛搖動。茫然地送別客人,感慨鞦天的思緒,突然間想起了遠在萬裡的錢塘江潮。錢塘江的潮水在鞦天最爲洶湧,家家戶戶都爭相觀看,簫鼓聲競相響起。星光從海門轉曏玉衡,月亮高懸在天嶠,如同冰鏡。月光和星光在寒冷中搖曳,江光和潮氣橫貫天河。空自登上高丘遠望大海,怎能乘船漂浮在長波之上。羨慕你乘著鞦風,南行至錢塘江,在菸霧中覜望。想象你歸來後,定會在朝廷中誇耀這奇異的景象,必定會賦詩描述觀潮於大海之東的壯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北京鞦天的蕭瑟景象和詩人對錢塘江潮的曏往。詩中,“燕京八月風呼號”等句,通過枯桑古柳的描繪,傳達出鞦天的淒涼和詩人的孤寂。後文轉曏對錢塘潮的描繪,運用“冰鏡玉衡”等意象,展現了潮水的壯濶和星空的遼濶,表達了對遠方景觀的無限曏往。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開濶,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敏銳感受和豐富想象。

尹臺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號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遷國子司業,所獎拔多爲名士。旋還任修撰,專理誥敕。忤仇鸞,幾得罪,會鸞先被殺,乃已。嚴嵩欲結爲姻好,拒之,遂有怨。出爲南京祭酒,將行,勸嵩勿害楊繼盛。歷官爲南京禮部尚書。留意理學,其學不傍門戶,能密自體驗。有《洞農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