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李北山先生八十

君不見扶桑之下一杯水,一峯突出三千里。其北有濟西有濮,當代詞壇宗二李。 濟南修文地府深,濮陽垂老臥空林。同時已抱千秋恨,異調俱稱大雅音。 江淮當日嗟流落,尚璽先朝官不薄。雙袖天風逐鳥還,一竿秋水知魚樂。 至人遺形在杜機,如翁達生識者稀。不從北闕懷簪紱,不向西山採蕨薇。 安期大藥欺人久,石家金谷誰能守。有田但種東陵瓜,有錢但買宜城酒。 只今號作北山人,素髮丹顏八十春。躡屐當閒青玉杖,呼盧時側紫綸巾。 半酣擊缶耳稍熱,笑擁如花歌未歇。洛陽七貴眼中塵,長安五陵原上月。 天道有盈日有虛,得名得壽福已餘。璇閨況繼中郎業,金匱還傳太史書。 中郎太史亦爾爾,君家柱下差足擬。請爲小著五千文,藏在白雲封中石閭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扶桑:古代神話中的神樹,傳說太陽從這裏升起。
  • 濟:指濟水,古代河流名。
  • 濮:指濮水,古代河流名。
  • 詞壇:指文學界,特別是詩詞創作的領域。
  • 宗:尊崇,以...爲宗師。
  • 修文:指文學修養深厚。
  • 地府:比喻深奧難測。
  • 垂老:指年紀很大。
  • 空林:指人跡罕至的林地。
  • 千秋恨:長久的遺憾。
  • 大雅音:指高雅的音樂或詩歌。
  • 尚璽:指掌管印璽的官職,表示官位尊貴。
  • 天風:比喻高遠的志向或理想。
  • 魚樂:典故出自《莊子》,指魚在水中自由自在的快樂。
  • 至人:指道德修養極高的人。
  • 遺形:超脫形體,指達到精神上的超脫。
  • 達生:指通達生命真諦。
  • 簪紱:古代官員的服飾,代指官職。
  • 蕨薇:古代隱士的食物,代指隱居生活。
  • 安期:古代傳說中的仙人,指長生不老的藥物。
  • 石家金谷:指富貴的家族。
  • 東陵瓜:指東陵侯種的瓜,比喻隱居生活的清貧。
  • 宜城酒:古代名酒,比喻享受生活。
  • 躡屐:穿着木屐行走。
  • 青玉杖:用青玉製成的手杖,比喻高貴的身份。
  • 呼盧:古代賭博的一種方式。
  • 紫綸巾:紫色的頭巾,古代文人的服飾。
  • 七貴:指漢代七個顯貴的家族。
  • 五陵:指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代指貴族的居住地。
  • 璇閨:指女子的閨房,代指家族中的女性。
  • 中郎:古代官職名,指文學或史學的官員。
  • 太史:古代官職名,負責記載歷史。
  • 柱下:指古代藏書的地方。
  • 五千文:指《道德經》,共五千字。
  • 白雲封中石閭底:比喻深藏不露的地方。

翻譯

你可曾聽說,在神話中的扶桑樹下,有一杯水,一座山峯突出三千里。其北有濟水,西有濮水,當代的文學界尊崇二李。 濟南的文學深不可測,濮陽的老人在空林中安度晚年。同時代的人已有長久的遺憾,不同的聲音都被稱爲高雅之音。 當日在江淮間流落,尚璽官職雖尊貴,但已隨風而去。一竿秋水中的魚兒自在快樂。 至人超脫形體,如老人般通達生命真諦的人少見。不在北闕懷念官職,不向西山採蕨薇。 安期的長生藥長久欺騙人,石家的富貴誰能守得住。有田就種東陵瓜,有錢就買宜城酒。 如今被稱爲北山人,白髮紅顏已八十春。閒時穿着木屐,手持青玉杖,時而賭博,頭戴紫綸巾。 半醉時擊缶,耳邊微熱,笑着擁抱如花般的美人,歌聲未歇。洛陽的七貴不過是眼中的塵埃,長安的五陵原上的月光。 天道有盈有虛,得名得壽已是福分。家族中的女性繼承了中郎的業,金匱中還傳有太史的書。 中郎太史也如此,君家的柱下足以比擬。請爲小著五千文,藏在白雲封中的石閭底。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李北山先生的高壽與文學成就,通過對比古今、富貴與隱逸的生活態度,表達了作者對李北山先生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敬仰。詩中運用了許多典故和比喻,如「扶桑」、「濟濮」、「大雅音」等,展現了李北山先生的文學地位和深遠影響。同時,通過描繪李北山先生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風貌,傳達了一種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哲學思想。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是對李北山先生一生的高度概括和讚美。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