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滁陽:地名,今安徽省滁州市。
- 遲:等待。
- 李棠軒:人名,詩人的朋友。
- 年兄:古代對同年考中科舉者的尊稱。
- 驛壁:驛站的牆壁。
- 江樓:江邊的樓閣。
- 相逐:相互追隨。
- 秋山:秋天的山。
- 寒雲:寒冷的雲。
- 鄉心:思鄉的心情。
- 行色:旅途的樣子。
- 夜聞鍾:夜晚聽到鐘聲。
- 杯酒:一杯酒,指再次相聚。
- 放鶴蹤:放鶴的蹤跡,比喻隱居或高潔的生活。
翻譯
在江邊的樓閣分別三日,我們相互追隨卻未能相遇。 回望秋天的山路,幾座山峯被寒雲隔斷。 早晨看到雁羣,勾起了思鄉的心情,夜晚聽到鐘聲,感受到旅途的寂寞。 不知何處能再與你共飲一杯酒,應該尋找那放鶴的蹤跡。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與旅途的孤寂。詩中,「江樓三日別」與「相逐不相逢」描繪了詩人對友人的期待與無奈,而「秋山路」、「寒雲」則增添了詩意的悽美。通過「朝見雁」與「夜聞鍾」,詩人巧妙地傳達了思鄉與旅途的艱辛。結尾的「放鶴蹤」則寄託了詩人對再次相聚的渴望與對高潔生活的嚮往。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郭汝承詩有鄉思書此解之 》 —— [ 明 ] 于慎行
- 《 寄吳少溪宮錄七十 》 —— [ 明 ] 于慎行
- 《 送張晉臺博士宰徐聞 》 —— [ 明 ] 于慎行
- 《 泰山客館送朱可大登嶽 》 —— [ 明 ] 于慎行
- 《 靈巖主僧邀遊五峯亭遇雨即事 》 —— [ 明 ] 于慎行
- 《 九日留都瀛洲會集呈諸館丈 》 —— [ 明 ] 于慎行
- 《 奉旨代撰恭祝聖母萬壽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送業師黃東野先生左遷衛輝郡博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