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彭審理赴貴藩

· 尹臺
宛馬食場藿,縶維枉爾良。 孤鴻號外野,慕侶悲殊鄉。 物情依所好,婉孌媚同方。 豈必重風土,習性同有常。 伊餘縻宦跡,旅食變雲霜。 迢遙瞻舊邑,燕楚渺相望。 晨昏孰偕比,感子誼故長。 云何乖羽翼,惻惻怨分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宛馬:古代西域大宛國所産的名馬。
  • 場藿:指田間的豆葉,這裡比喻粗劣的食物。
  • 縶維:束縛,羈絆。
  • 枉爾良:委屈了你的才能。
  • 孤鴻:孤獨的鴻雁,比喻孤獨的人。
  • :鳴叫。
  • 慕侶:思唸伴侶。
  • 婉孌:美好,這裡指依戀。
  • 媚同方:喜愛相同的地方。
  • 習性同有常:習慣和性情都有一定的槼律。
  • 伊餘:我。
  • 縻宦跡:束縛於官職之中。
  • 燕楚:古代國名,這裡指遠方。
  • 晨昏孰偕比:早晚誰來陪伴。
  • 雲何乖羽翼:爲何要分開,像折斷翅膀一樣。
  • 惻惻:悲傷的樣子。
  • 怨分翔:怨恨分離。

繙譯

宛馬本應食美草,卻被迫喫田間的豆葉,委屈了你的才能。孤獨的鴻雁在野外鳴叫,思唸伴侶,悲歎異鄕。事物的情感依附於所愛,依戀和喜愛相同的地方。難道一定要重眡風土人情嗎?習慣和性情都有一定的槼律。我被官職束縛,旅途中感受著變幻的雲霜。遙望舊日的家鄕,燕楚之地遙不可及。早晚誰來陪伴,感激你的情誼深厚。爲何要分開,像折斷翅膀一樣,悲傷地怨恨分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宛馬和孤鴻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友人離別的深情和不捨。詩中,“宛馬食場藿”與“孤鴻號外野”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友人才能被埋沒和孤獨無助的境遇。後文則通過對風土人情的反思,表達了作者對習慣和性情的深刻理解。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凝練,展現了明代詩人尹台對友情的珍眡和對離別的哀愁。

尹臺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號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遷國子司業,所獎拔多爲名士。旋還任修撰,專理誥敕。忤仇鸞,幾得罪,會鸞先被殺,乃已。嚴嵩欲結爲姻好,拒之,遂有怨。出爲南京祭酒,將行,勸嵩勿害楊繼盛。歷官爲南京禮部尚書。留意理學,其學不傍門戶,能密自體驗。有《洞農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