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太保劉文安公:指劉文安,明代官員,太保是官職名,劉文安公是對其的尊稱。
- 衡門:指簡陋的門,比喻隱居或清貧的生活。
- 禪辭:指禪讓的辭令,即帝王讓位的文書。
- 中使:宮中的使者。
- 汾曲:地名,指汾河流域,這裏指帝王所在之地。
- 遺墨:遺留下來的書法或文字。
- 汗青:史書,指歷史記載。
- 揚子易:指揚雄的《太玄》,是一部哲學著作。
- 覆人瓶:比喻掩蓋或毀滅他人的名聲或成就。
翻譯
誰說隱居之後,文章就不再流傳於朝廷? 禪讓的辭令由宮中使者詢問,帝王在汾曲之地聆聽。 一代人尊崇遺留下來的文字,千秋萬代都讓位於歷史的記載。 最可憐的是揚雄的《太玄》,只被用來掩蓋他人的成就。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劉文安公的敬仰和對歷史記載的尊重。詩中,「衡門」與「漢廷」形成對比,強調了即使隱居,文章依然能夠影響朝廷。通過「禪辭」和「汾曲」的描繪,展現了劉文安公在政治上的重要地位。最後兩句則通過揚雄的《太玄》與「覆人瓶」的比喻,暗示了歷史上某些偉大作品的命運,以及對劉文安公成就的肯定。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歷史人物的緬懷和對文化傳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