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醫師張仁齊

· 貝瓊
縣壺長向市中藏,海底龍公夜授方。 廬阜仙人知董奉,長安女子識韓康。 藥存九轉芙蓉煖,鬆化千年琥珀香。 暫到京華即歸去,一毫榮辱總相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縣壺:懸掛的壺,此處指醫者。
  • 長向:常常前往。
  • 市中藏:在市井中隱匿。
  • 海底龍公:傳說中的海底龍王,此處指神祕的醫術來源。
  • 夜授方:夜晚傳授祕方。
  • 廬阜仙人:指廬山上的仙人,此處比喻醫術高超。
  • 董奉:東漢名醫,以醫術高超著稱。
  • 長安女子:指京城的女子,此處代表京城人士。
  • 韓康:東漢名醫,以醫術高超著稱。
  • 藥存九轉:指煉製九次的珍貴藥物。
  • 芙蓉煖:芙蓉花般的溫暖。
  • 鬆化千年:松樹化作千年之物,比喻藥物的珍貴。
  • 琥珀香:琥珀般的香氣,形容藥物的香氣。
  • 京華:京城,指繁華之地。
  • 一毫榮辱:極小的榮辱。
  • 總相忘:全都忘記。

翻譯

醫者常常在市井中隱匿,傳說中海底的龍王在夜晚傳授給他祕方。 像廬山上的仙人董奉一樣,他的醫術高超,京城的女子也認識名醫韓康。 他保存的藥物經過九次煉製,如同芙蓉花般溫暖,松樹化作千年琥珀般的香氣。 他暫時來到繁華的京城,不久便要歸去,對於任何微小的榮辱都已忘懷。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醫師張仁齊的高超醫術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態度。詩中通過「縣壺」、「海底龍公」等意象,描繪了醫師神祕而高深的醫術來源。同時,通過「廬阜仙人」、「董奉」、「韓康」等歷史名醫的比喻,強調了張仁齊醫術的卓越。最後兩句表達了醫師對榮辱的超然態度,體現了其高尚的品格和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醫師的形象和精神風貌。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