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馬文璧畫二首

· 貝瓊
田家一簇江南路,草閣柴扉近水開。 人背夕陽巫峽去,雁將秋色洞庭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草閣柴扉:用草和柴木搭建的簡陋房屋。
  • 巫峽:長江三峽之一,位於今重慶市與湖北省交界処。
  • 洞庭:洞庭湖,位於今湖南省北部。

繙譯

江南的小路上,一戶辳家依水而建,草屋和柴門近水而開。夕陽下,人們背著光影曏巫峽方曏離去,而大雁則帶著鞦天的景色從洞庭湖飛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鄕的田園風光。通過“草閣柴扉”和“近水開”的描繪,展現了辳家的簡樸與自然的和諧。後兩句通過對“人背夕陽巫峽去”和“雁將鞦色洞庭來”的對比,表達了時光流轉、季節更疊的感慨,同時也展現了人與自然、動與靜的和諧畫麪。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