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陪張丞相趙侍御遊㴩湖二首

· 尹懋
熊軾巴陵地,鷁舟湘水潯。 江山與勢遠,泉石自幽深。 杳靄入天壑,冥茫見道心。 超然無俗事,清宴有空林。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熊軾:古代車上供人倚靠的橫木,形似熊,故名。這裡代指官員的車駕。
  • 巴陵:地名,今湖南嶽陽。
  • 鷁舟:古代一種船頭畫有鷁鳥的船,這裡泛指船衹。
  • 湘水:即湘江,湖南省最大的河流。
  • :水邊。
  • 杳靄:深遠的樣子。
  • 天壑:深邃的天空。
  • 冥茫:模糊不清的樣子。
  • 道心:指對道的領悟和追求。
  • 清宴:清雅的宴會。
  • 空林:空曠的林野。

繙譯

官員的車駕停在巴陵之地,船衹停泊在湘江之濱。 江山遼濶,氣勢磅礴,泉石之間自然幽深。 深遠的天空與朦朧的景象,倣彿映照出對道的領悟。 在這超脫塵世的境界中,清雅的宴會設在空曠的林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鞦夜與張丞相、趙侍禦一同遊㴩湖的情景。詩中,“熊軾”與“鷁舟”分別象征著官員的身份和遊湖的交通工具,而“巴陵”與“湘水”則點明了地點。詩的後半部分通過“杳靄入天壑,冥茫見道心”等句,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和對超脫世俗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唐代文人對自然與道義的獨特理解。

尹懋

尹懋

生卒年不詳。河間(今屬河北)人。開元三年(715)至五年,張說爲嶽州刺史時,懋爲從事,有唱和之作。曾官補闕。《全唐詩》存尹懋詩4首。 ► 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