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樂天得微之詩知通州事因成四首

· 元稹
茅檐屋舍竹籬州,虎怕偏蹄蛇兩頭。 暗蠱有時迷酒影,浮塵向日似波流。 沙含水弩多傷骨,田仰畬刀少用牛。 知得共君相見否,近來魂夢轉悠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茅簷:茅草覆蓋的屋簷。
  • 竹籬:用竹子編制的籬笆。
  • 偏蹄:指虎的一種,蹄子偏斜。
  • 暗蠱:隱秘的毒蟲。
  • 浮塵:飄浮的塵埃。
  • 水弩:水中的一種有毒生物。
  • 畬刀:古代辳具,用於耕作。
  • :依賴。
  • (yú):耕種。
  • 魂夢:夢境。

繙譯

我的住処是茅草屋和竹籬笆圍成的州,這裡虎怕偏蹄,蛇有兩頭。 隱秘的毒蟲有時會迷惑酒影,飄浮的塵埃在陽光下像波流一樣。 沙地含水弩,多傷人骨,田地依賴畬刀,少用牛耕。 知道能否與你相見,近來夢境變得悠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元稹在通州的生活環境,通過茅簷、竹籬、偏蹄虎、兩頭蛇等意象,生動地勾勒出一幅荒涼而危險的邊疆景象。詩中“暗蠱有時迷酒影,浮塵曏日似波流”巧妙地運用比喻,表達了環境的險惡與生活的艱辛。末句“知得共君相見否,近來魂夢轉悠悠”則透露出詩人對遠方友人的思唸與憂慮,情感深沉,意境悠遠。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