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韋秀才

晨裝行墮葉,萬里望桑乾。 舊說涇關險,猶聞易水寒。 黃雲戰後積,白草暮來看。 近得君苗信,時教旅思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晨裝:早晨的裝束,指早起準備行裝。
  • 桑乾:地名,今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一帶,古代爲邊疆地區。
  • 涇關:地名,位於今陝西省涇陽縣,古代爲軍事要塞。
  • 易水:河流名,位於今河北省境內,古代爲邊塞地區。
  • 黃雲:指戰雲,比喻戰爭的氣氛。
  • 白草:指枯萎的草,比喻邊塞的荒涼。
  • 君苗:人名,指韋秀才。

繙譯

早晨整理行裝,落葉紛紛,遠望萬裡之外的桑乾。 曾聽說涇關險峻,如今仍聽聞易水寒意。 戰後的黃雲堆積,傍晚時分,白草更顯荒涼。 最近收到君苗的信,時常教導我旅途中的思緒放寬。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送別韋秀才時的深情與對邊疆的憂思。詩中,“晨裝行墮葉”一句,既表達了離別的淒涼,又暗含了旅途的艱辛。通過“桑乾”、“涇關”、“易水”等地名的提及,詩人勾勒出了邊疆的遼濶與險峻。後兩句則通過“黃雲”與“白草”的意象,進一步渲染了戰爭的殘酷與邊塞的荒涼。結尾処提到收到韋秀才的信,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唸與對旅途的慰藉。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邊疆的深情與對友人的不捨。

僧皎然

僧皎然

僧皎然,生卒年不詳,湖州人,俗姓謝,字清晝,是中國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的後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詩僧、茶僧。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於大曆、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爲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閒淡,多爲贈答送別、山水遊賞之作。在《全唐詩》編其詩爲815·821共7卷,他爲後人留下了470首詩篇,在文學、佛學、茶學等許多方面有深厚造詣,堪稱一代宗師。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