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酬:答謝,這裏指回應別人的詩作。
- 樂天:白居易的字,是元稹的好友。
- 庭柚:庭院中的柚子樹。
- 垂實:垂掛的果實。
- 燕巢:燕子的巢。
- 宿雛:過夜的小燕子。
- 辭社燕:比喻離開家鄉。社燕,指在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節日)飛來的燕子,常用來比喻離家遠行的人。
- 茫茫:形容迷茫、無所適從的樣子。
- 焉所如:何去何從。
- 徂(cú):過去,這裏指秋天已經到來。
- 衾裯:被子和帳子,泛指被褥等臥具。
- 時節殊:時節不同。
- 荒草:雜草叢生。
- 近移江上居:最近搬到了江邊居住。
- 復切九:再次到了九日,這裏指重陽節。
- 侵半除:指月亮已經過了半圓,即接近滿月。
翻譯
庭院中的柚子樹掛滿了果實,燕子的巢裏卻沒有過夜的小燕子。 我也像那離開家鄉的燕子,迷茫不知該何去何從。 你的詩中夏天才剛剛開始,而我卻感嘆秋天已經來臨。 食物和風土人情都不同,被褥和時節也各有差異。 田地裏長滿了荒草,我最近搬到了江邊居住。 重陽節又到了,月亮已經過了半圓,接近滿月。
賞析
這首詩是元稹對白居易早夏詩作的迴應,通過對比夏秋兩季,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異鄉生活的迷茫。詩中「庭柚有垂實,燕巢無宿雛」一句,既描繪了夏日的景象,又暗含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後文通過對食物、風土、時節的描述,進一步抒發了詩人身處異鄉的孤獨和無奈。結尾的「八日復切九,月明侵半除」則借重陽節和月相的變化,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詩人內心的孤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對生活的感慨。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 893篇诗文
元稹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孟夏書事 》 —— [ 明 ] 顧協
- 《 孟夏訪香吏不值用皎然訪陸鴻漸韻 》 —— [ 清 ] 趙蓮
- 《 伯承少卿自報國寺分手二十五年矣雖訊問不廢而笑談永隔今歲初夏復有一詩見遺聊爾奉答 》 —— [ 明 ] 王世貞
- 《 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耕 》 —— [ 元 ] 趙孟頫
- 《 初夏玉井亭晚立 》 —— [ 宋 ] 楊萬里
- 《 初夏夜同明卿元美遊張氏園亭五首 》 —— [ 明 ] 宗臣
- 《 甲寅初夏 》 —— [ 明 ] 樑憲
- 《 元祐元年十二月庚子雪夏首蓴湖結冰鶺鴒羣集於上者至不可數感而作是詩也 》 —— [ 宋 ] 彭汝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