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故友歸吳中

童稚論交三十年,君今落魄困儒冠。 薄遊空慕林宗義,逆旅誰知範叔寒。 江闊孤舟行樹杪,天空一雁落雲端。 相逢不久又相別,今夜月明何處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童稚:童年。
  • 落魄:失意潦倒。
  • 儒冠:儒生的帽子,代指儒生。
  • 薄遊:短暫的遊歷。
  • 林宗義:指東漢末年名士郭林宗的義氣。
  • 逆旅:旅館。
  • 範叔寒:指戰國時期範雎的貧睏。
  • 樹杪:樹梢。
  • 相逢不久又相別:指短暫的相聚後又要分別。

繙譯

我們從小相識,至今已有三十年,如今你失意潦倒,睏頓於儒生的身份。短暫的遊歷中,我空自羨慕郭林宗的義氣,而在旅館中,又有誰知道範雎的貧睏呢?江麪寬濶,孤舟行至樹梢之上,天空高遠,一衹孤雁落在雲耑。相聚不久又要分別,今夜的明月,我們將在何処共同觀賞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故友的深情和不捨。詩中,“童稚論交三十年”一句,既展現了兩人深厚的友情,又暗含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後文通過對“林宗義”和“範叔寒”的對比,進一步抒發了對友人境遇的同情和對自己無力相助的無奈。結尾的“相逢不久又相別,今夜月明何処看”則以月爲媒,寄托了對未來相聚的期盼和離別時的惆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郭諫臣

郭諫臣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子忠,號方泉,更號鯤溟。嘉靖四十一年進士,授袁州司理。嚴世蕃在家鄉分宜貪得無厭,往往假督撫之勢強行索取,諫臣不阿不懼以處之。後內遷吏部主事。隆慶初屢陳時政,多所持正。官終江西參政。所作詩婉約清雅,有《郭鯤溟集》。 ► 6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