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別太僕寺滁州衛諸公

· 陳璉
作郡頻驚歲序更,觀風又赴錦官城。 諸公重有攀留意,今我空懷惜別情。 何武宦成曾見念,醉翁去後謾留名。 行持憲節西川去,萬里相思對月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頻驚:頻繁地感到驚訝。
  • 歲序:歲月的順序,指時間的流逝。
  • 觀風:觀察民風,瞭解民情。
  • 錦官城:指成都,古時成都以織錦聞名,設有錦官,故稱。
  • 攀留:挽留,留戀。
  • 何武:人名,具體不詳,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宦成:官職成就,指在官場上的成功。
  • 醉翁:指歐陽修,他曾任滁州知州,並著有《醉翁亭記》。
  • 謾留名:徒然留下名聲。
  • 憲節:古代官員出使時所持的符節,這裏指作者即將出使的身份。
  • 西川:指四川西部,這裏泛指四川。

翻譯

在郡中頻繁地感到歲月更迭,如今又要去成都觀察民風。 諸位再次有挽留之意,而我心中空懷惜別之情。 何武在官場上的成功曾被提及,醉翁(歐陽修)離去後徒留名聲。 我將持憲節前往西川,萬里之外,對着明月,相思之情油然而生。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離別滁州時的深情。詩中,「頻驚歲序更」一句,既反映了時間的流逝,也透露出作者對時光易逝的感慨。後文通過對「攀留」與「惜別」的對比,以及對歷史人物何武和醉翁的提及,進一步抒發了作者對友人的留戀和對往事的回憶。結尾的「行持憲節西川去,萬里相思對月明」則展現了作者即將遠行,面對明月,思念故人的情感,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陳璉

明廣東東莞人,字廷器,別號琴軒。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國子監。選爲桂林教授。嚴條約,以身作則。永樂間歷許州、揚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嚴懲。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致仕。在鄉逢黃蕭養起義,建鎮壓制御之策。博通經史,以文學知名於時,文詞典重,著作最多,詞翰清雅。有《羅浮志》、《琴軒集》、《歸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