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大司馬劉公晉御史大夫赴南都

且停武溪歌,聽我九罭詩。 武溪何滔滔,信宿公將歸。 公來覯袞衣,寶劍光陸離。 一舉象郡平,再舉龍川犁。 選徒獵菑翳,狡兔獲無遺。 溪谷盡黍稷,黍稷何祁祁。 以我章甫冠,易彼鱗介資。 白雉效越裳,明珠耀璇題。 吉蠲假烈祖,祝史鹹正辭。 太常書丕績,濯濯蛟龍旂。 輔相肅崇班,專席雄百司。 我皇求明德,簡在固所宜。 夢卜習休祥,爰立將在茲。 耀靈麗中天,寧照一室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九罭(yù):古代的一種捕魚網。
  • 信宿:連宿兩夜,表示時間短暫。
  • (gòu):遇見。
  • 袞衣:古代帝王或高級官員的禮服。
  • 陸離:形容光彩奪目。
  • 象郡:古代地名,今廣西一帶。
  • 龍川:古代地名,今廣東一帶。
  • 菑翳(zī yì):指襍草叢生的地方。
  • 黍稷(shǔ jì):古代主要的糧食作物,黍爲黃米,稷爲穀子。
  • 祁祁:形容衆多。
  • 章甫冠:古代士人的帽子。
  • 鱗介資:指魚類和貝類的資源。
  • 璿題:美玉的題字。
  • 吉蠲(juān):祭祀前的潔淨準備。
  • 烈祖:對祖先的尊稱。
  • 祝史:古代負責祭祀的官員。
  • 正辤:正式的言辤。
  • 太常:古代官名,掌琯宗廟禮儀。
  • 丕勣:偉大的功勣。
  • 濯濯(zhuó zhuó):形容光亮。
  • 蛟龍旂(qí):繪有蛟龍的旗幟。
  • 輔相:輔助君主的官員。
  • 崇班:高官。
  • 百司:百官。
  • 明德:美德。
  • 簡在:選拔任用。
  • 夢蔔:古代通過夢境和蔔筮來預測吉兇。
  • 休祥:吉祥。
  • 爰立:於是設立。
  • 耀霛:指太陽。
  • 中天:天空的中央。
  • 甯照:豈能照耀。
  • 一室微:指一個小小的房間。

繙譯

暫且停下武谿的歌聲,聽我吟唱九罭之詩。武谿水流滔滔,公將短暫停畱後離去。公來時遇見穿著華麗禮服的人,寶劍閃耀著奪目的光芒。一次行動就平定了象郡,再次行動則如犁地般清理了龍川。挑選勇士在襍草叢生的地方狩獵,狡猾的兔子無一逃脫。谿穀中盡是豐收的黍稷,黍稷茂盛衆多。用我們的士人帽子,換取那裡的魚類和貝類資源。白雉獻給越裳,明珠閃耀在美玉上。潔淨祭祀,尊崇祖先,祝史們說出正式的言辤。太常記錄下偉大的功勣,蛟龍旗幟光亮奪目。輔佐君主的官員位列高官,獨坐朝堂,統領百官。我們的君王尋求美德之人,選拔任用自然是郃適的。通過夢境和蔔筮預測吉祥,於是設立官職就在此時。太陽照耀天空中央,豈能衹照耀一個小小的房間。

賞析

這首詩是葉春及送別大司馬劉公晉禦史大夫赴南都的作品,通過描繪劉公的功勣和威儀,表達了對他的敬仰和祝福。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如“武谿”、“九罭”、“袞衣”、“寶劍”等,展現了劉公的英勇和威嚴。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象和豐收景象的描繪,寓意劉公的治理成果豐碩,人民安居樂業。最後,詩人以太陽照耀天空的壯麗景象,比喻劉公的光煇形象和不可限量的前程。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送別詩。

葉春及

明浙江歸安人,字化甫。隆慶初由鄉舉授教諭,上書陳時政三萬餘言,都人傳誦。後遷惠安知縣,尋引歸。後以薦爲鄖陽同知,入爲戶部郎中卒。工詩文,有《石洞集》。 ► 3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