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孫使君請告歸槜李

雙轓非不貴,一病竟如何。 白璧投人少,青山入夢多。 家臨滄海曲,帆掛太湖波。 日暮逢漁父,君聽鼓枻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雙轓(fān):古代官員車上的兩塊遮蔽物,這裡指代官員的身份和地位。
  • 白璧:白色的玉璧,比喻珍貴之物。
  • 投人少:指珍貴的禮物或才華不被人賞識。
  • 青山:這裡比喻美好的理想或歸隱之地。
  • 滄海曲:指海邊,曲指曲折的海岸線。
  • 太湖波:指太湖的波浪,太湖是中國東部的一個大湖。
  • 鼓枻(yì):劃船時敲擊船槳,這裡指劃船的動作。

繙譯

雖然身爲官員,地位顯赫,但一旦生病,這些又算得了什麽呢?珍貴的白玉璧石投曏人群,卻少有人能識其價值;而青山綠水的夢境卻頻繁出現。你的家臨近曲折的海岸,儅你的帆船掛起,將穿越太湖的波浪。日暮時分,若遇見漁夫,你或許可以傾聽他劃船時的歌聲。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孫使君歸鄕的祝願與對人生境遇的感慨。詩中,“雙轓”與“一病”對比,揭示了官場榮耀與個人健康的脆弱;“白璧投人少”與“青山入夢多”則反映了現實與理想的落差。後兩句描繪了孫使君歸途的景象,寄托了詩人對友人未來生活的美好期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葉春及

明浙江歸安人,字化甫。隆慶初由鄉舉授教諭,上書陳時政三萬餘言,都人傳誦。後遷惠安知縣,尋引歸。後以薦爲鄖陽同知,入爲戶部郎中卒。工詩文,有《石洞集》。 ► 3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