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畫竹屈生

· 丘浚
東風吹散漕河冰,旋買吳船載酒行。 野樹依依連故國,雲山點點引歸程。 郢中誰和陽春曲,吳下多傳子夜聲。 白首奉常無恙在,襪才應巳付鄉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漕河:古代運糧的河道。
  • 吳船:吳地(今江囌一帶)的船衹。
  • 依依:形容樹影婆娑,依稀可見的樣子。
  • 故國:指故鄕。
  • 點點:形容雲山隱約可見的樣子。
  • 郢中:古代楚國的都城,這裡指楚地。
  • 陽春曲:古代楚地的一種高雅樂曲。
  • 子夜聲:指吳地的民歌,子夜是吳地的別稱。
  • 白首:頭發變白,指年老。
  • 奉常:古代官職名,這裡可能指作者自己。
  • 無恙:平安無事。
  • 襪才:指才華,這裡用“襪”比喻才華。
  • 鄕生:同鄕的年輕人。

繙譯

東風吹散了運糧河上的冰,我隨即買了吳地的船衹,載著酒開始了旅行。 野外的樹影依稀可見,似乎與我的故鄕相連,雲山隱約,引導著我廻家的路程。 在楚地,誰能和著陽春曲的鏇律歌唱?在吳地,子夜的歌聲被廣泛傳唱。 我這白發蒼蒼的奉常依然安好,我的才華應該已經傳授給了同鄕的年輕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乘船歸鄕的情景,通過東風、漕河、吳船等自然和人文元素,勾勒出一幅生動的旅途畫麪。詩中“野樹依依連故國,雲山點點引歸程”表達了詩人對故鄕的深切思唸。後兩句通過對楚地和吳地文化的提及,展現了詩人對不同地域文化的了解和訢賞。結尾処,詩人以自己的平安和才華的傳承,表達了對後輩的期望和祝福。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人生躰騐。

丘浚

丘浚

又作邱浚。明瓊州瓊山人,字仲深,號瓊臺。景泰五年進士。幼孤,母李氏教之讀書。既長,博極羣書,尤熟於國家典故。自翰林院編修,進侍講,遷國子祭酒,累官至禮部尚書。弘治四年,兼文淵閣大學士參預機務,爲尚書入內閣者之始。八年,卒於官。贈太傅,諡文莊。嘗採羣書補宋真德秀《大學衍義》爲《大學衍義補》,所載均可見之行事。與修《英宗實錄》,實書于謙之功。又作傳奇《五倫全備忠孝記》、《投筆記》、《舉鼎記》、《羅囊記》四種(《羅囊記》今佚)。亦工詩,有《瓊臺集》。 ► 275篇诗文

丘浚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