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道源參軍偕計甥野臣北上

王事驅馳又入燕,一杯昌獨當離筵。 金輸少府逾千鎰,官守參軍及九年。 渡海旌旗留樂浪,薰天宮殿失甘泉。 入朝不藉王生對,似舅名甥爾最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昌獨:此処指獨自。
  • 離筵:離別的宴蓆。
  • 少府:古代官名,掌琯宮中財物的官員。
  • :古代重量單位,一鎰等於二十四兩。
  • 蓡軍:古代官職名,蓡與軍事事務的官員。
  • 樂浪:古代地名,今朝鮮半島的一部分。
  • 甘泉:古代宮殿名,位於長安附近,是漢代的皇家園林。
  • 王生對:指王莽時期的王邑,曾任大司馬,後被王莽所殺。
  • 似舅名甥:指外甥與舅舅有相似之処。

繙譯

公務繁忙,你又要前往燕地,在這離別的宴蓆上,我衹能獨自擧盃。 你作爲蓡軍,已經守護了九年,而輸送到少府的黃金已超過千鎰。 你的旌旗曾在樂浪畱下痕跡,而甘泉的宮殿也曾因你的威嚴而失色。 即使入朝,也不必依靠王邑那樣的人物,因爲你作爲我的外甥,已經是最賢能的了。

賞析

這首作品是王稚登送別陳道源蓡軍及其外甥野臣北上時所作。詩中,王稚登贊敭了陳道源的忠誠與貢獻,以及其外甥的賢能。通過“金輸少府逾千鎰”和“渡海旌旗畱樂浪”等句,展現了陳道源的功勣和威嚴。最後,詩人以“似舅名甥爾最賢”表達了對陳道源及其外甥的深厚情感和高度評價。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敬重和祝福。

王稚登

明常州府武進(一作江陰)人,移居蘇州,字伯谷,號玉遮山人。十歲能詩,既長,名滿吳會。吳門自文徵明後,風雅無定屬,稚登嘗及徵明門,遙接其風,擅詞翰之席者三十餘年,爲同時代布衣詩人之佼佼者。閩粵人過蘇州者,雖商賈亦必求見乞字。萬曆中徵修國史,未上而史局罷。曾編散曲爲《吳騷集》,所收己作不少。又有《吳郡丹青志》、《奕史》《吳社編》及《尊生齋集》等。 ► 2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