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四首
千金兩吳鉤,秋水爲銛鋒。
人血釁其上,寶鍔明芙蓉。
割魚千萬裏,不得屠一龍。
屠龍豈不能,惜哉委塵埃。
析薪刈青松,棄置良足哀。
一旦成銷折,不能斷青苔。
英雄困平世,伊管乃凡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吳鉤:古代吳地製造的一種彎刀,以鋒利著稱。
- 銛鋒(xiān fēng):鋒利。
- 釁(xìn):塗抹。
- 寶鍔(è):寶劍的鋒刃。
- 芙蓉:這裏比喻劍的光芒。
- 析薪(xī xīn):劈柴。
- 刈(yì):割。
- 伊管:指伊尹和管仲,古代著名的賢相。
翻譯
擁有價值千金的吳鉤雙刀,秋水般的鋒利。 用人的鮮血塗抹其上,寶劍的鋒刃閃耀着如芙蓉般的光芒。 雖能割開千萬裏的魚,卻無法屠殺一條龍。 並非不能屠龍,可惜的是它被塵埃所委棄。 劈柴時割下青松,丟棄它實在令人悲哀。 一旦刀劍磨損折斷,連青苔也無法割斷。 英雄在平凡的時代受困,伊尹和管仲也只是凡人。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吳鉤的鋒利與其實際用途的侷限,表達了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悲嘆。詩中「千金兩吳鉤」與「不得屠一龍」形成鮮明對比,突顯了寶劍雖利卻無法施展其真正價值的無奈。後文通過「英雄困平世」一句,抒發了對時代不識英雄、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慨,以及對伊尹、管仲這樣的賢才也只能被視爲凡人的諷刺。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英雄命運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