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都門:京都的城門,這裏指北京。
- 楚雲裝共薄:楚地的雲彩顯得輕薄,這裏比喻衣裳單薄。
- 燕草鬢同斑:燕地的草色與白髮相似,這裏比喻頭髮斑白。
- 無魚:指沒有魚吃的貧苦生活。
- 潺湲:水慢慢流動的樣子,這裏形容淚水緩緩流下。
翻譯
在京都做了三年的客人,秋風中想起了故鄉的山。 楚地的雲彩顯得輕薄,燕地的草色與白髮相似。 歌聲隨着貧苦的生活而中斷,身影隨着一隻雁兒一同歸去。 只有那些留在這裏的人,別離的淚水容易緩緩流下。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深深思念和對離別的感傷。詩中,「楚雲裝共薄,燕草鬢同斑」巧妙地運用了對仗和比喻,形象地描繪了旅途的艱辛和歲月的痕跡。末句「祇應留滯者,別淚易潺湲」則深刻地表達了留滯他鄉者的無奈和悲傷,淚水緩緩流下,情感真摯動人。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是一首優秀的離別詩。
王稚登
明常州府武進(一作江陰)人,移居蘇州,字伯谷,號玉遮山人。十歲能詩,既長,名滿吳會。吳門自文徵明後,風雅無定屬,稚登嘗及徵明門,遙接其風,擅詞翰之席者三十餘年,爲同時代布衣詩人之佼佼者。閩粵人過蘇州者,雖商賈亦必求見乞字。萬曆中徵修國史,未上而史局罷。曾編散曲爲《吳騷集》,所收己作不少。又有《吳郡丹青志》、《奕史》《吳社編》及《尊生齋集》等。
► 248篇诗文
王稚登的其他作品
- 《 玉女潭二首(以下《荆溪疏》) 其二 》 —— [ 明 ] 王稚登
- 《 贈袁七祕書志乘起居相國夫人 》 —— [ 明 ] 王稚登
- 《 宗將軍戰場歌十首其二 》 —— [ 明 ] 王稚登
- 《 白丈自杭州歸要遊天池 》 —— [ 明 ] 王稚登
- 《 玉皇閣對雪懷黃丈淳父 》 —— [ 明 ] 王稚登
- 《 湖上 》 —— [ 明 ] 王稚登
- 《 林純卿卜居西湖 》 —— [ 明 ] 王稚登
- 《 題董生春山障子贈朱金吾 》 —— [ 明 ] 王稚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