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 詠懷

釣竿落吾手,意不在魚邊。六鰲何處,一艇縹渺凌孤煙。耐可乘流直上,不避迴風吹轉,蹴破浪花圓。一曲棹歌裏,星斗落帆前。 白蘋洲,芳草渡,扣哀弦。落花細數,坐久目送荇絲牽。出入無腸國裏,爛漫無愁天上,鼎鼎度華年。唯有千絲雪,鏡裏自相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六鰲(áo):神話中的六隻巨龜,這裏指遙遠的海域。
  • 縹渺(piāo miǎo):形容遙遠而模糊。
  • 耐可:寧願,寧可。
  • (cù):踏,踩。
  • 棹歌(zhào gē):划船時唱的歌。
  • 星斗:星星。
  • 白蘋洲(pín zhōu):長滿白蘋的水中小島。
  • 荇絲(xìng sī):荇菜的細絲,這裏指水中漂浮的細小植物。
  • 無腸國:神話中的國度,這裏比喻沒有憂愁的地方。
  • 爛漫:形容天真無憂的樣子。
  • 鼎鼎:形容時間過得快。
  • 千絲雪:比喻白髮。

翻譯

釣竿握在我手中,心思卻不在釣魚上。遙遠的六鰲在何處,小船在孤煙中飄渺前行。寧願乘着水流直上,不怕迴風吹轉,踏破圓潤的浪花。在船歌一曲中,星星和斗笠落在帆前。

在長滿白蘋的小島上,芳草渡口,輕釦哀傷的琴絃。細數落花,久坐目送荇菜絲牽。出入於無腸國,天真無憂地在天上,匆匆度過年華。只有那千絲萬縷的白髮,在鏡中自我憐惜。

賞析

這首作品以漁夫的視角,描繪了一幅超脫塵世的漁隱圖。詩人通過「釣竿落吾手,意不在魚邊」表達了對世俗的淡漠,而「六鰲何處,一艇縹渺凌孤煙」則展現了對遙遠神祕之地的嚮往。詩中「耐可乘流直上」等句,體現了詩人不畏艱難,追求自由的精神。結尾的「唯有千絲雪,鏡裏自相憐」則透露出對年華流逝的無奈與自憐。整首詞意境深遠,語言優美,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和對時光易逝的感慨。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