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引義·太甲二

形之惡也,倏而贅疣生焉;形之善也,俄而肌膚榮焉;非必初生之有成形也。氣之惡也,倏而疢(chèn)疾生焉;氣質善也,俄而榮衛暢焉;非必初生之有成氣也。……形氣者,亦受於天者也,非人之能自有也,而新故相推、日生不滯如斯矣。
拼音

所属合集

#辯證篇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倏(shū):極快地,忽然。
  • 贅疣(zhuì yóu):指皮膚上長的肉瘤,比喻多餘無用的東西。
  • 俄而:不久,一會兒。
  • 肌膚榮:皮膚滋潤有光澤。
  • 疢(chèn)疾:疾病。
  • 榮衛:中醫學名詞,泛指氣血和身體的防衛、免疫功能。

翻譯

人的身體如果存在不良狀況,很快就會生出贅疣;人的身體如果良好,不久後皮膚就會滋潤有光澤;並非人在初生時就有固定不變的形態。人的氣如果不好,很快就會產生疾病;人的氣質如果良好,不久後氣血和身體的防衛功能就會通暢;並非人在初生時就有固定不變的氣。……人的身體和氣質,也是從上天那裏接受而來的,並非是人自己能夠完全掌控的,而新舊相互推移、每天都在不斷地變化發展就是這樣的。

賞析

這段文字闡述了人的身體和氣質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不斷變化的觀點。作者通過描述身體的惡與善所帶來的不同結果,以及氣的惡與善對健康的影響,強調了事物的變化和發展。文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如「形之惡」與「形之善」、「氣之惡」與「氣之善」的對比,突出了變化的差異性。同時,也表達了一種對事物發展變化的客觀認識,即新故相推、日生不滯,體現了一種動態的、發展的思維方式。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