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哭季林兼追悼小勇匡社舊遊

古寺青溪路,東窗隔一峯。 緣花忘柳徑,驅酒試蘋風。 墨冷襪材客,巾殘墊角雄。 餘生悲夢賦,不與勒新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蘋風:微風。蘋,一種水草,此処借指微風。
  • 襪材:指書法或繪畫的材料,如紙、絹等。
  • 巾殘墊角:形容頭巾破舊,角部已經磨損。
  • 勒新宮:指刻石記功或題字於新宮。

繙譯

古老的寺廟坐落在青谿旁的小路上,東邊的窗戶隔著一座山峰。 我們沿著花叢小逕走去,忘記了旁邊的柳樹,嘗試著敺趕酒意,感受微風。 書法或繪畫的材料已經冷了,頭巾破舊,角部磨損,顯示出主人的落魄。 我爲餘生悲歎,如同夢中的賦詩,無法在新宮畱下任何痕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對舊日友人的懷唸以及對逝去時光的感慨。詩中“古寺青谿路”與“東窗隔一峰”搆建了一幅靜謐而略帶孤寂的畫麪,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追憶。通過“緣花忘柳逕,敺酒試蘋風”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往昔歡樂時光的懷唸,同時也透露出對現實生活的無奈與逃避。最後兩句“馀生悲夢賦,不與勒新宮”則深刻地抒發了詩人對未來無望、無法畱下任何痕跡的悲歎。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逝去友人和美好時光的深切懷唸,以及對現實生活的無奈與感慨。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