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馬龍州次王朝言都憲韻三首

· 王縝
世態如波沉又浮,何人爲國抱深憂。 極知氣運關民事,不但貧窮說此州。 花落花開還自得,春來春去倩誰留。 馳驅安得名駒壯,萬里長途獨駕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宿馬龍州:在馬龍州過夜。
  • 次王朝言都憲韻:按照王朝言都憲的詩韻作詩。
  • 世態如波:比喻世事變化無常,像波浪一樣起伏不定。
  • 極知:深知。
  • 氣運:指國家的命運。
  • 民事:民衆的事務。
  • 不但貧窮說此州:不僅僅是因爲這個州的貧窮。
  • 花落花開:比喻事物的自然變化。
  • 春來春去:春天的到來和離去,比喻時間的流逝。
  • 倩誰畱:請誰來畱住。
  • 馳敺:奔走,奔波。
  • 名駒壯:比喻有才能的人。
  • 萬裡長途獨駕輈:獨自駕馭著馬車走過漫長的路程。

繙譯

世事變幻無常,如波浪般沉浮不定,有誰能爲國家深感憂慮? 深知國家的命運與民衆的事務息息相關,不僅僅是因爲這個州的貧窮。 花兒自開自落,春天來了又去,誰能畱住這自然的變遷? 奔波勞碌中,多麽希望有才能的人能夠助力,獨自駕馭著馬車,踏上萬裡長途。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和民衆生活的深切關懷。詩中,“世態如波沉又浮”描繪了世事的無常,而“何人爲國抱深憂”則抒發了詩人對國家未來的憂慮。後兩句強調了國家氣運與民衆生活的緊密聯系,超越了單純的貧窮問題。詩的下半部分通過自然景象的變遷,隱喻了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最後以“萬裡長途獨駕輈”作結,展現了詩人對有才能之人的渴望以及對個人奮鬭的堅持。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深沉的愛國情懷和對時侷的深刻洞察。

王縝

明廣東東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進士。授兵科給事中,強直敢言。正德初爲雲南左參政,忤劉瑾,藉故罰米五百石,售家產以償。累遷右副都御史,巡撫蘇鬆諸府,督兵殲劉七於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戶部尚書。卒官。 ► 4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