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月

雲際徘徊月,高天不損寒。 三秋今夕未,萬里幾人看。 霄碧雙搖淺,金晶倒暈乾。 平開千頃合,孤涌一輪安。 臺玉擎菱鏡,胎銀煉雪丹。 珠津方嫵媚,金蕊盡闌干。 陰木飛鐙暗,輕柯弄影難。 浮浮蒸寶閣,粟粟潤珠團。 碧瓦勻匹練,筠簾透素紈。 微陰知瀲灩,深綠隱檀欒。 天水雙輪浹,空明萬染刊。 停凝聊旖旎,清絕且磐桓。 蕩白生虛室,回光轉曲欄。 酒魂雙頰褪,潮血半絲湍。 稍覺流霜膩,無妨曉吹酸。 懸愁楓岸側,明夜半規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雲際:雲端。
  • 徘徊:來回走動。
  • 高天:高空。
  • 三秋:指秋季的第三個月,即農曆九月。
  • 霄碧:天空的碧色。
  • 金晶:金色的光芒。
  • 暈乾:光暈乾涸,指月光清晰。
  • 平開:平鋪展開。
  • 孤涌:孤獨地涌出。
  • 臺玉:指月亮如玉臺。
  • 胎銀:比喻月亮的銀白色。
  • 珠津:指月光如珠。
  • 金蕊:金色的花蕊,比喻月光。
  • 陰木:陰影中的樹木。
  • 輕柯:輕柔的樹枝。
  • 浮浮:漂浮的樣子。
  • 蒸寶閣:像寶閣一樣蒸騰。
  • 粟粟:形容細小密集的樣子。
  • 潤珠團:像潤澤的珍珠團。
  • 碧瓦:綠色的瓦片。
  • 筠簾:竹簾。
  • 素紈:白色的細絹。
  • 微陰:微弱的陰影。
  • 瀲灩:水波盪漾的樣子。
  • 檀欒:形容樹木茂盛。
  • 天水雙輪:天上的月亮和水中的月亮。
  • 空明:空曠明亮。
  • 萬染刊:萬物被月光照耀。
  • 停凝:停留凝視。
  • 旖旎:柔美動人。
  • 清絕:極其清澈。
  • 磐桓:徘徊停留。
  • 蕩白:盪漾的白色。
  • 虛室:空曠的房間。
  • 回光:反射的光線。
  • 曲欄:曲折的欄杆。
  • 酒魂:酒意。
  • 潮血:潮紅的血色。
  • 流霜:流動的霜。
  • 曉吹:清晨的風。
  • 懸愁:懸掛的憂愁。
  • 半規:半圓。

翻譯

在雲端徘徊的月亮,高空並未減少寒冷。 已是秋季的第三個月,今夜還未結束,萬里之外有幾人在觀賞。 天空的碧色輕輕搖曳,金色的光芒清晰無瑕。 平鋪展開的千頃水面與孤獨涌出的月亮相映成趣。 月亮如玉臺般高懸,銀白色的光芒如煉製的雪丹。 珠光般的月光嫵媚動人,金色的花蕊遍佈四周。 陰影中的樹木在飛鐙下顯得暗淡,輕柔的樹枝難以弄影。 漂浮的樣子如同蒸騰的寶閣,細小密集的月光如潤澤的珍珠團。 綠色的瓦片均勻地反射着月光,竹簾透出白色的細絹。 微弱的陰影中水波盪漾,深綠的樹木茂盛。 天上的月亮和水中的月亮相互映襯,空曠明亮中萬物被月光照耀。 停留凝視這柔美動人的景象,清澈至極且徘徊不去。 盪漾的白色在空曠的房間中產生,反射的光線轉動在曲折的欄杆上。 酒意使雙頰褪色,潮紅的血色在半絲湍流中。 稍覺流動的霜氣膩滑,無妨清晨的風帶來酸楚。 懸掛的憂愁在楓樹岸邊,明夜月亮將只剩半圓。

賞析

這首作品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月夜的景色,通過對月亮的形態、光影的變換以及周圍環境的描寫,展現了月夜的靜謐與美麗。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擬人手法,如將月亮比作玉臺、雪丹,將月光比作珠津、金蕊,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月光的嫵媚與清冷。同時,詩人的情感也巧妙地融入其中,通過對月夜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欣賞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讀來令人陶醉。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