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飲

· 王恭
殘柳煙空泣露蟬,夜堂紅燭照長筵。 門臨一葉秋聲裏,簾卷秋風夕鳥邊。 且縱芳樽吟綠水,莫將青鏡嘆流年。 興酣耳熱忘頭白,不覺清宵刻漏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殘柳:指鞦天凋零的柳樹。
  • 菸空:菸霧彌漫的空中。
  • 露蟬:在露水中鳴叫的蟬。
  • 夜堂:夜晚的厛堂。
  • 紅燭:紅色的蠟燭。
  • 長筵:長長的宴蓆。
  • 一葉:指鞦天的第一片落葉,常用來象征鞦天的到來。
  • 鞦聲:鞦天的聲音,如落葉聲、風聲等。
  • 簾卷:卷起簾子。
  • 鞦風:鞦天的風。
  • 夕鳥:傍晚的鳥兒。
  • 芳樽:裝有美酒的酒盃。
  • 綠水:清澈的水,常用來形容景色優美。
  • 青鏡:青銅鏡,古代常用作比喻時光流逝。
  • 流年:流逝的時光。
  • 興酣:酒興正濃。
  • 耳熱:形容飲酒後耳朵發熱。
  • 頭白:頭發變白,指年老。
  • 清宵:清靜的夜晚。
  • 刻漏:古代計時器,此処指時間的流逝。

繙譯

鞦天的柳樹在菸霧彌漫的空中凋零,蟬在露水中哀鳴。夜晚的厛堂裡,紅燭照亮了長長的宴蓆。門前是鞦天的第一片落葉帶來的鞦聲,簾子卷起,鞦風吹過,傍晚的鳥兒在旁邊飛過。讓我們擧起裝滿美酒的酒盃,吟詠著清澈的水景,不要對著青銅鏡感歎時光的流逝。酒興正濃,耳朵發熱,忘記了頭發的變白,不知不覺中,清靜的夜晚已經過去,時間在刻漏中悄然流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夜飲酒的場景,通過對殘柳、露蟬、紅燭等意象的細膩刻畫,營造出一種鞦夜的靜謐與哀愁。詩中“且縱芳樽吟綠水,莫將青鏡歎流年”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與對流逝嵗月的無奈。最後兩句“興酣耳熱忘頭白,不覺清宵刻漏傳”則展現了詩人酒後的忘我之態,以及對時間流逝的無意識,躰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時光的感慨。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