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山水小景

· 王恭
習靜喜還山,山水趣方永。 灌木澄幽陰,風泉溜華頂。 清聽空外遙,吾心坐未醒。 空山落葉時,渡口潮初長。 遠樹帶虛亭,閒雲霽孤舫。 古路今人行,浮生幾回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習靜:習慣於安靜。
  • 澄幽陰:清澈而幽深的陰影。
  • 風泉:風聲和泉水聲。
  • :此處指水流的聲音。
  • 華頂:美麗的山頂。
  • 清聽:清晰地聆聽。
  • 空外遙:遙遠的天空之外。
  • 吾心坐未醒:我的心彷彿還未從夢中醒來。
  • 閒雲:悠閒的雲。
  • :雨過天晴。
  • 孤舫:孤獨的小船。
  • 古路:古老的道路。
  • 浮生:人生。

翻譯

我喜歡回到山中尋求寧靜,山水的樂趣永遠新鮮。 茂密的樹木投下清澈幽深的陰影,風聲和泉水聲在美麗的山頂上流淌。 清晰地聆聽着遙遠天外的聲音,我的心彷彿還未從夢中醒來。 當空山中落葉飄零時,渡口的潮水開始上漲。 遠處的樹木環繞着空亭,悠閒的雲朵在雨後天晴中飄過孤獨的小船。 古老的道路上,今人仍在行走,人生中能有幾次這樣的過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對山水之美的深切感受和對寧靜生活的嚮往。詩中,「習靜喜還山」一句,即表達了作者對山林生活的喜愛和對寧靜的追求。通過「灌木澄幽陰,風泉溜華頂」等句,生動地描繪了山中的自然景色,展現了山水的靜謐與美麗。後半部分則通過「空山落葉時,渡口潮初長」等景象,進一步以景抒情,表達了對自然變化的敏感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