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航高魯仲將赴春官同學友繪其鄉龍門勝槩離爲十詠分題於上餘獨裒衆目總而歌之以識其別
清暉高樓連翠微,清暉主人常下帷。
春簾半佔和菸捲,秋笛三江帶月吹。
樓扉正對三江水,半佔青山落烏幾。
文筆浮峯雁影邊,夏雲夕照天聲裏。
岱陽千樹拂晴霏,迢遞風帆雞嶼歸。
綠波芳草潮頭白,空翠濛濛來溼衣。
竹枝歌斷瀛洲渡,渡口行人自朝暮。
江心船若送僧鍾,何限年光此中去。
有時躡履聞天籟,樵夫牧叟非餘類。
吳嶺三山只暫窺,青雲北闕遙相待。
北闕青雲西上游,龍門今夜發仙舟。
明年桂枝君應得,還憶家山醉倚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春官:古代掌管禮儀、教育的官員。
- 龍門:地名,此處指吳航的龍門山。
- 勝槩:勝景,美景。
- 裒衆目:彙集衆人的目光或意見。
- 清暉:明亮的陽光。
- 下帷:放下帷幕,指閉門讀書。
- 三江:三條江河,具體指哪三條江河需結合具體地理位置。
- 文筆浮峯:形容山峯如文筆般挺拔。
- 天聲:天上的聲音,比喻宏大的聲音。
- 岱陽:泰山的南面。
- 晴霏:晴朗的雲霧。
- 雞嶼: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空翠:形容山色蒼翠,空靈。
- 瀛洲渡:神話中的仙境,此處指渡口。
- 躡履:穿着鞋子。
- 天籟: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水聲等。
- 樵夫牧叟:砍柴的人和放牧的老人。
- 吳嶺三山:吳地的三座山,具體指哪三座山需結合具體地理位置。
- 青雲北闕:指朝廷,比喻高官顯貴。
- 桂枝:比喻科舉及第。
翻譯
明亮的陽光照耀着高樓,連接着翠綠的山色,樓中的主人常常閉門讀書。春天的窗簾半卷,和着煙霧,秋天的笛聲在月光下吹響,伴隨着三條江河。
樓門正對着三條江河,半座青山落在烏鴉的棲息地。山峯如文筆般挺拔,在雁影邊浮現,夏日的雲彩在夕陽的照射下,在天上的宏大聲音中顯現。
泰山的南面有千樹拂過晴朗的雲霧,風帆在迢遞的風中從雞嶼歸來。綠波中的芳草在潮頭顯得蒼白,空靈的蒼翠山色濛濛地來溼衣。
竹枝歌在瀛洲渡口斷絕,渡口的行人從早到晚。江心的船隻彷彿在送別僧人的鐘聲,無數的時光就這樣流逝。
有時穿着鞋子聽到自然界的聲音,砍柴的人和放牧的老人並不是我的同類。吳地的三座山只是暫時窺見,青雲北闕在遠方等待。
北闕青雲向西游去,今夜龍門山出發的是仙舟。明年你若科舉及第,還會記得家鄉的山醉倚樓。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吳航龍門山的美麗景色和主人的生活情趣,通過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清暉、翠微、春簾、秋笛等,營造出一種清新脫俗的氛圍。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主人對家鄉山水的深情眷戀和對未來的美好期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