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懷

· 王恭
拂鬱坐空宇,蕭索鴻雁鳴。 涼霜襲飛幔,北斗當前楹。 撫劍中夜起,空歌感平生。 聊持一樽酒,獨酌懷吾貞。 古來曠達者,豈願身後名。 原陵久已沒,此懷爲誰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拂鬱:心情鬱悶。
  • 蕭索:形容景象淒涼。
  • 鴻雁:大雁,常用來象徵遠方的思念或消息。
  • :侵襲。
  • 飛幔:飄動的帳幔。
  • 北斗:北斗七星,常用來象徵方向或指引。
  • 前楹:前面的柱子。
  • 撫劍:手撫劍柄,表示準備行動或感慨。
  • 中夜:半夜。
  • 空歌:無伴奏的歌唱,表示孤獨或感慨。
  • 平生:一生。
  • 樽酒:酒杯中的酒。
  • 獨酌:獨自飲酒。
  • 曠達:心胸開闊,不拘小節。
  • 身後名:死後的名聲。
  • 原陵:古代帝王的陵墓,這裏指歷史上的英雄或偉人。
  • :傾訴,表達。

翻譯

心情鬱悶地坐在空曠的屋子裏,外面是淒涼的景象和鴻雁的鳴叫。涼霜侵襲着飄動的帳幔,北斗七星掛在面前的柱子上。我手撫劍柄,半夜起身,無伴奏地歌唱,感慨我的一生。只能拿着一杯酒,獨自飲酒,懷念我的忠誠。自古以來,心胸開闊的人,難道會願意追求死後的名聲嗎?古代的英雄和偉人早已逝去,這些感慨又能向誰傾訴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深夜的孤獨和感慨。詩中,「拂鬱」、「蕭索」等詞語描繪了詩人內心的鬱悶和周圍環境的淒涼。通過「撫劍中夜起」和「空歌感平生」,詩人展現了對生活的感慨和對未來的迷茫。最後,詩人通過對比「曠達者」和「身後名」,表達了對人生價值的深刻思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反映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