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判官秩滿赴天官

· 王恭
府僚官滿動行軒,西出閩關望白門。 千里獨隨徵騎別,一廉多付路人言。 趨朝不用逢楊意,薦剡於今有巨源。 明到南宮應考績,政成此外更何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判官:古代官名,負責文書工作。
  • 秩滿:官職任期屆滿。
  • 天官:古代官名,指主管天文曆法的官員。
  • 閩關:指福建的關隘。
  • 白門:古代南京城的西門,此處指南京。
  • 徵騎:指出行的馬匹。
  • 一廉:指廉潔的行爲。
  • 路人言:指民間的評價。
  • 趨朝:指上朝。
  • 楊意:人名,可能指楊修,東漢末年的文學家、政治家。
  • 薦剡:推薦。
  • 巨源:人名,可能指巨然,南宋時期的畫家。
  • 南宮:古代官署名,指尚書省。
  • 考績:考覈官員的政績。

翻譯

府中的官員任期已滿,準備離開,西行經過福建的關隘,遠望南京的白門。千里之行,獨自一人隨着出行的馬匹離去,廉潔的行爲留給路人的是口碑。上朝不必期待遇到像楊修那樣的人,現在已經有像巨然這樣的大人物推薦。明天到尚書省應考績,政績成就之外,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賞析

這首詩是王恭贈給即將離任的判官,表達了對他的敬意和祝福。詩中,「千里獨隨徵騎別」描繪了判官孤獨而堅定的行程,而「一廉多付路人言」則讚揚了他的廉潔和民間的好評。後兩句提到不必期待偶然的機遇,因爲已有大人物的推薦,顯示了對判官未來仕途的樂觀預期。最後,詩人期待判官在南宮的考績中能夠展現出色的政績,表達了對判官未來的美好祝願。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