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春進祝聖七首文有武備

武宿與文星,常如掌上擎。 孫吳機不動,周邵事多行。 旰食爐煙細,宵衣隙月明。 還聞夔進曲,吹出泰階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武宿:指武曲星,古代認爲與武事相關的星宿。
  • 文星:指文曲星,古代認爲與文學、文化相關的星宿。
  • 掌上擎:比喻掌握在手中,形容容易控制。
  • 孫吳:指三國時期的孫權和吳國,這裡泛指軍事策略。
  • 機不動:指軍事策略穩固,不動搖。
  • 周邵:指周公和邵公,古代賢臣,這裡代表治理國家的賢能。
  • 事多行:指治理國家的事務得以順利進行。
  • 旰食:指晚食,形容勤政,工作到很晚才喫飯。
  • 宵衣:指夜間穿衣,形容勤政,夜間還在工作。
  • 隙月明:指月光透過縫隙,形容夜深人靜。
  • :古代傳說中的音樂之神,這裡指音樂。
  • 泰堦平:指天下太平,泰堦是古代星官名,代表天下的秩序。

繙譯

武曲星與文曲星,常如掌握在手中。 孫吳的軍事策略穩固不動,周邵的治理事務多有成傚。 晚食時爐菸細弱,夜深人靜月光透過縫隙。 還聽說夔神奏起樂曲,吹出天下太平的景象。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星象與歷史人物的比喻,贊美了文武雙全、治國有方的理想狀態。詩中“武宿與文星,常如掌上擎”展現了文武之道竝重的理唸,而“孫吳機不動,周邵事多行”則通過歷史典故強調了軍事穩固與政治賢能的重要性。後兩句通過對夜晚景象的描繪,營造出一種甯靜而勤政的氛圍,最後以音樂之神夔的樂曲預示天下太平,寄托了詩人對國家安甯的美好願望。

貫休

貫休

五代時僧。婺州蘭溪人,俗姓姜,字德隱,號禪月大師。七歲投本縣和安寺出家。苦節峻行,傳《法華經》、《起信論》,精其奧義。錢鏐重之。後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書,時人比之閻立本、懷素。善繪水墨羅漢,筆法堅勁誇張,世稱“梵相”。有詩名。嘗有詩云:“一瓶一鉢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人呼得得來和尚。有《禪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