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夕移舟合江樓邀同黎定宇親家昆季汎集時定宇方謝去舉子業故戲及之

· 張萱
隔岸丹楓幾葉零,迢迢銀漢渡雲軿。 且尋河朔同逃暑,莫向湘江問獨醒。 雞黍已慚虛兩月,茶瓜聊共賽雙星。 多君不乞天孫巧,謝卻人間千佛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巧夕:指七夕,即農曆七月初七,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
  • 移舟:移動船隻,指乘船遊玩。
  • 合江樓:地名,可能是指兩江交匯處的樓閣。
  • 黎定宇:人名,詩人的朋友。
  • 親家昆季:指黎定宇的兄弟。
  • 汎集:泛舟聚會。
  • 謝去舉子業:放棄了科舉考試的事業。
  • 丹楓:紅色的楓葉。
  • 迢迢:遙遠的樣子。
  • 銀漢:銀河,這裏指牛郎織女相會的銀河。
  • 雲軿:古代神話中仙女乘坐的雲車。
  • 河朔:泛指北方,這裏可能指避暑的地方。
  • 逃暑:避暑。
  • 湘江:江名,在湖南省。
  • 獨醒:獨自清醒,指不隨波逐流。
  • 雞黍:指簡單的飯菜。
  • 虛兩月:指時間過得很快,已經過去了兩個月。
  • 茶瓜:指茶和瓜果,泛指簡單的飲食。
  • 賽雙星:指慶祝七夕,雙星即牛郎星和織女星。
  • 天孫:指織女,傳說中織女是天帝的孫女。
  • 千佛經:指科舉考試的經書,這裏比喻科舉考試。

翻譯

在七夕這天,我乘船來到合江樓,邀請了我的朋友黎定宇和他的兄弟們一起泛舟聚會。此時,黎定宇剛剛放棄了科舉考試的事業,所以我在詩中戲謔地提及了這件事。

隔岸的紅色楓葉已經凋零了幾片,遙遠的銀河上,牛郎織女正乘坐雲車相會。我們暫且在北方找個地方避暑,不要在湘江邊上問起誰是獨自清醒的人。

我已經慚愧地錯過了兩個月的簡單飯菜,現在只能用茶和瓜果來共同慶祝七夕。黎定宇不向織女乞求巧藝,卻放棄了人間科舉考試的經書。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七夕時節與友人泛舟聚會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友人放棄科舉的戲謔,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選擇的理解和支持。詩中「隔岸丹楓幾葉零」和「迢迢銀漢渡雲軿」等句,以景寓情,展現了七夕的浪漫氛圍。後文通過對「雞黍」、「茶瓜」等日常生活的描寫,以及對「天孫巧」和「千佛經」的對比,巧妙地表達了對友人選擇的讚賞和對傳統科舉制度的反思。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