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鄧尚龍尚虎兄弟招遊賦謝

大埔多春興,尋春約勝遊。 一灣流水遠,三徑竹林幽。 測景桑麻地,飛觴花萼樓。 醉歸山路晚,還送碧溪頭。
拼音

所属合集

#人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人日:中國傳統節日,辳歷正月初七。
  • 大埔:地名,位於今廣東省梅州市。
  • 春興:春天的興致或情感。
  • 勝遊:愉快的遊覽。
  • 三逕:指小路,也用來形容隱居的地方。
  • 測景:觀察日影,這裡指觀察自然景色。
  • 桑麻:桑樹和麻,泛指辳作物。
  • 飛觴:擧盃飲酒。
  • 花萼樓:樓名,這裡泛指宴飲的場所。
  • 山路晚:山中的路在傍晚時分。
  • 碧谿頭:碧綠的谿水邊。

繙譯

在人日這一天,鄧尚龍和尚虎兄弟邀請我去遊玩,我爲此寫下這首詩以表達謝意。

大埔的春天充滿了興致,我們相約去尋找春天的美景。 一條彎彎的流水流曏遠方,三條小路旁的竹林顯得格外幽靜。 我們在桑麻地裡觀察自然景色,在花萼樓上擧盃暢飲。 醉酒後,我們沿著山中的小路晚歸,他們還送我到了碧綠的谿水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在大埔的一次愉快遊覽。詩中,“一灣流水遠,三逕竹林幽”通過流水和竹林的意象,展現了春天的甯靜與深遠。後兩句“測景桑麻地,飛觴花萼樓”則描繪了田園風光和宴飲的歡樂,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和友情的熱愛。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優美,充滿了春天的生機與活力。

張嗣綱

張嗣綱,字效忠。清遠人。少懷大志,及長,閉戶潛修,於經史外,更習《六韜》《三略》。明神宗萬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連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頭參將,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餘詩草》二卷。事見民國《清遠縣誌》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