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端陽:即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
- 譖(zèn):誣陷,中傷。
- 上峯:上級,上司。
- 懸虎艾:掛艾草,端午節習俗,艾草形似虎,故稱。
- 龍船:即龍舟,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
- 參差(cēn cī):不齊的樣子。
- 奪紅:指賽龍舟時爭奪紅旗,比喻競爭激烈。
翻譯
在天涯海角,又是一年端午佳節,我懷着對古人的懷念,不禁想起了屈原。再次看到炎熱的南方掛起了艾草,卻不知哪裏在舉行龍舟比賽。天空中旌旗飄揚,波濤間鼓聲和號角聲此起彼伏。我也曾有過爭奪勝利的雄心,但現在只擔心斜風細雨會給江邊的村莊帶來困擾。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端午節的景象,同時表達了詩人對屈原的懷念以及對時局的憂慮。詩中「天涯佳節又逢端」一句,既點明瞭時間地點,又透露出詩人的孤獨感。後文通過對端午節習俗的描寫,如「懸虎艾」、「競龍船」,展現了節日的氛圍。然而,「只愁斜雨暗江村」一句,則折射出詩人對現實的不安和對民生的關懷。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傳統節日的深厚情感和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