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桂冠:原指用月桂樹葉編成的帽子,古希臘人將其授予傑出的詩人或競技的優勝者。後借用爲光榮的稱號,或指競賽中的冠軍。
- 築觀:建造道觀,這裏比喻籌劃和指揮軍事。
- 橫海:橫渡海洋,比喻遠征或遠行。
- 蓴鱸:蓴菜和鱸魚,代指思鄉之情或歸隱之志。
- 鬆菊:松樹和菊花,常用來象徵高潔和長壽。
- 羞澀:難爲情,態度不自然。
- 珠:珍珠,比喻珍貴的東西。
翻譯
在人間行走本就艱難,你已久經沙場,功成名就,欲摘取勝利的桂冠。 百戰之中運籌帷幄,如同建造道觀般精心策劃,六年間橫渡海洋,獨自登上指揮的高壇。 你對蓴菜和鱸魚有着深深的眷戀,憐惜秋天的景色,松樹和菊花依舊陪伴着你度過寒冷的歲月。 不要對着歸來的囊中羞澀嘆息,你的手掌中還握有一顆珍貴的珍珠。
賞析
這首作品讚頌了一位功成身退的將軍。詩中,「桂冠」、「築觀」、「登壇」等詞描繪了將軍的輝煌戰績和卓越才能。後兩句通過「蓴鱸」、「鬆菊」表達了將軍對家鄉的思念和對高潔品質的堅守。結尾的「珠」象徵着將軍內心的珍貴和不可磨滅的價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是對將軍的讚美,也是對其人格的頌揚。
張萱的其他作品
- 《 丁卯八月四日移家羊城督課兒輩省試因柬同社君子 》 —— [ 明 ] 張萱
- 《 六月六日賦壽趙瀫師相公沈夫人 》 —— [ 明 ] 張萱
- 《 冬夜韓寅仲趙裕子見過留酌 》 —— [ 明 ] 張萱
- 《 正月十三夜元陟先生見過觀燈留酌喜而賦之 》 —— [ 明 ] 張萱
- 《 使還長安柬同社諸君子 》 —— [ 明 ] 張萱
- 《 壬申冬十一月韓宗伯止園梅花大放招飲賦謝 》 —— [ 明 ] 張萱
- 《 題錢叔寶歸漁圖 》 —— [ 明 ] 張萱
- 《 讀沈司馬伯含被言十二章有感用來韻卻贈孤憤離懷黯然對深或可觀予同社不必萬人傳也 》 —— [ 明 ] 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