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夜是爲耗磨之辰昔人常有賦者夜闌不寐亦戲筆賦之

· 張萱
前宵春色竟如何,駒隙光陰似擲梭。 萬戶歌聲猶夜沸,六街燈火尚星羅。 衰年自真能消遣,此夕何妨說耗磨。 爲請花神同一醉,今宵春色較偏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駒隙光陰: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像小馬駒穿過縫隙一樣。
  • 擲梭:比喻時間飛逝,如同織布時梭子來回穿梭。
  • 六街燈火:指城市中繁華街道上的燈火。
  • 星羅:像星星一樣分佈,形容燈火繁多。
  • 耗磨:消磨時光,這裏特指正月十六夜的傳統習俗,人們在這一天盡情娛樂,消磨時光。

翻譯

昨夜的春色究竟如何呢?時間像小馬駒穿過縫隙,又像織布的梭子一樣飛逝。夜晚,萬戶人家的歌聲依舊沸騰,城市六條街道上的燈火如同繁星點點。雖然年歲已高,但我自認爲能很好地消遣時光,今夜不妨說說這耗磨的習俗。我邀請花神一同醉飲,今夜的春色似乎比平時更加濃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正月十六夜的熱鬧場景,通過「駒隙光陰」和「擲梭」等比喻,表達了時間流逝的快速。詩中「萬戶歌聲」和「六街燈火」生動地再現了節日夜晚的繁華景象。末句「爲請花神同一醉,今宵春色較偏多」則抒發了詩人對春夜美景的陶醉之情,以及對美好時光的珍惜。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時光的感慨。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