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龍川宋元實明府隨過小園留酌竟日亦以二詩見贈次韻賦謝

· 張萱
天路招邀紫翠隈,峯雲四百爲君開。 石欄對酒題桐葉,竹閣披襟爇海苔。 問俗神君曾秉燭,尋盟仙令更登臺。 西園自是羅浮主,一個峯頭酒一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紫翠隈(wēi):紫翠環繞的角落。
  • 峯雲四百:形容山峯衆多,雲霧繚繞。
  • 石欄:石制的欄杆。
  • 竹閣:用竹子搭建的閣樓。
  • (ruò):點燃。
  • 海苔:這裏指一種香料或食品。
  • 問俗:瞭解民情。
  • 神君:對宋元實的尊稱。
  • 秉燭:手持蠟燭,比喻夜以繼日地工作。
  • 尋盟: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 仙令:對宋元實的另一種尊稱。
  • 西園:指張萱的小園。
  • 羅浮:山名,這裏可能指小園中的假山或景色。

翻譯

天邊的邀請在紫翠環繞的角落展開,四百座山峯的雲霧爲你而開。 在石欄邊對飲,題詩於桐葉之上,竹閣中披開衣襟,點燃海苔香。 瞭解民情,神君曾夜以繼日地工作,尋找盟友,仙令更上一層樓。 西園自然成爲羅浮的主人,每座山峯上都舉杯共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宋元實明府在張萱的小園中的一天。詩中,「紫翠隈」和「峯雲四百」形象地描繪了小園周圍的自然美景,而「石欄對酒」和「竹閣披襟」則展現了兩人在園中的愜意生活。通過「問俗神君」和「尋盟仙令」,詩人表達了對宋元實勤政愛民和尋求志同道合之友的讚賞。最後,「西園自是羅浮主,一個峯頭酒一杯」則體現了詩人對小園美景的自豪和與友人共飲的愉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友情的珍視。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