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野寺:荒野中的寺廟。
- 危橋:高而險的橋。
- 碧湍:清澈急流的水。
- 岑樓:高聳的樓閣。
- 僧定:僧人入定,即靜坐冥想。
- 三時:佛教中指早晨、中午、晚上三個時間。
- 塵根:塵世的煩惱。
- 講壇:講經說法的地方。
翻譯
荒野中的寺廟旁,一座高而險的橋橫跨在清澈急流之上,高聳的樓閣中,僧人正在靜坐冥想,四周白雲顯得格外寒冷。早晨、中午、晚上三個時間,都有人禮拜和清掃,以免塵世的煩惱沾染到講經說法的地方。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幽靜的山水寺廟圖,通過「野寺」、「危橋」、「碧湍」等意象,展現了寺廟的偏遠與清幽。詩中「岑樓僧定白雲寒」一句,以僧人入定和寒冷的白雲,傳達出一種超脫塵世的寧靜氛圍。結尾的「莫遣塵根惹講壇」則強調了保持心靈純淨的重要性,體現了佛教的修行理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清靜生活的嚮往和對佛教文化的尊重。
張萱的其他作品
- 《 答沈華伯參軍用來韻 》 —— [ 明 ] 張萱
- 《 黃子吉同人詔起西粵左轄過訪小園時□蜀交警獲讀子吉滇黔紀略及行間文檄乃北望稽首而呼萬歲聖天子故劍之求不 》 —— [ 明 ] 張萱
- 《 楊鵬遙觀察雨中過訪小園粗糲未陳淹留竟日賦此奉謝 》 —— [ 明 ] 張萱
- 《 百慵室 》 —— [ 明 ] 張萱
- 《 甲寅春興十章 》 —— [ 明 ] 張萱
- 《 冬夜韓寅仲趙裕子見過留酌 》 —— [ 明 ] 張萱
- 《 甲子秋七月入寶安過訪鄧玄度觀察鏡園同尹用平溫爾惇兩年丈飲鄰仙樓用杜少陵遊何將軍山林十詩四十韻 》 —— [ 明 ] 張萱
- 《 正月十四夜曝書檯候月不至 》 —— [ 明 ] 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