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河詩一首寄王克齋同知

古人云涇河,水流本渾濁。 今我來涇州,見水繞城郭。 塵顏照清泚,似怪纓可濯。 古來有讒士,曾厭清流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涇河:位於中國陝西省的一條河流,古時以水渾濁著稱。
  • 渾濁:hún zhuó,指水不清澈,含有雜質。
  • 涇州:古地名,今陝西省涇陽縣一帶。
  • 城郭:chéng guō,指城牆和外圍的防禦工事。
  • 塵顏:塵土覆蓋的面容,比喻世俗的污穢。
  • 清泚:qīng cǐ,清澈的水。
  • 纓可濯:纓,帽帶;濯,洗滌。意指水清澈到可以洗滌帽帶,比喻水非常清澈。
  • 讒士:chán shì,指喜歡說別人壞話的人。
  • 清流:比喻品德高尚、不隨波逐流的人。

翻譯

古人曾說涇河的水流本就渾濁。 如今我來到涇州,看到河水環繞着城牆。 塵土覆蓋的面容映照在清澈的水中,彷彿驚訝於這水竟能洗滌帽帶。 自古以來,總有喜歡說壞話的人,他們曾厭惡那些品德高尚、不隨波逐流的人。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涇河水的描述,反映了詩人對清濁、善惡的深刻思考。詩中,「涇河水流本渾濁」與「見水繞城郭」形成對比,突出了水質的清澈,象徵着環境的改善或詩人內心的淨化。後兩句則通過「塵顏」與「清泚」的對比,以及「讒士」與「清流」的對立,表達了詩人對於世俗污穢的厭惡和對高尚品德的嚮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社會現象的敏銳觀察和深刻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