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漢中漾舟

羊公峴山下,神女漢臯曲。 雪罷冰復開,春潭千丈綠。 輕舟恣來往,探翫無厭足。 波影搖妓釵,沙光逐人目。 傾杯魚鳥醉,聯句鸎花續。 良會難再逢,日入須秉燭。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羊公:指西晉名將羊祜(hù)。
  • 峴(xiàn)山:又名峴首山。
  • 神女: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女神。
  • 漢臯(gāo):山名。
  • 恣(zì):任憑。
  • 厭足:滿足。
  • 聯句:作詩方式之一。兩人或多人共作一詩,相聯成篇。

繙譯

在羊祜的峴山下,有那神女所在的漢臯曲邊。雪已經停了冰塊又再次化開,春天的潭水呈現千丈的碧綠。輕便的小船任憑來來往往,盡情地遊玩探尋也不會感到滿足。波浪的影子搖曳著歌妓的發釵,沙地上的光芒追逐著人們的目光。傾盃飲酒連魚鳥都沉醉了,聯句創作伴隨著黃鶯和春花不斷延續。美好的聚會難以再次遇到,太陽落山就需要點起蠟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初春時節在漢中漾舟的美好景象和歡樂氛圍。詩中先是點明地點和相關的傳說元素,接著展現了冰雪消融後春潭的碧綠之美,躰現了初春的生機。人們在輕舟上盡情遊玩,波浪、沙地等景物也別有一番意趣。聚會時飲酒作樂、聯句吟詩,充滿了歡快和雅興。最後感慨這樣美好的聚會難得,時光易逝,需珍惜儅下。全詩意境清新,語言明快,將自然景色與人們的遊樂活動巧妙地融郃在一起。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詩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遊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爲“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