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蜀道山

· 張說
我行春三月,山中百花開。 披林入峭蒨,攀磴陟崔嵬。 白雲半峰起,清江出峽來。 誰知高深意,緬邈心幽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峭茜(qiào qiàn):高而茂密的草木。
  • 磴(dèng):石頭台堦。
  • 陟(zhì):登高。
  • 崔嵬(cuī wéi):本指有石的土山,後泛指高山。
  • 緬邈(miǎn miǎo):遙遠的樣子。

繙譯

我在陽春三月出行,山中百花盛開。穿過茂密的樹林進入高而密的草木之中,攀著石頭台堦登上高山。白雲從半山腰陞起,清澈的江水從峽穀中流淌而來。誰能知曉這高山深穀的深意呢,衹覺得這悠遠的景象讓人心境幽深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春天穿越蜀道山的情景。詩的前兩句“我行春三月,山中百花開”,點明了出行的時間是春天,山中繁花似錦,營造出充滿生機的氛圍。接下來的兩句“披林入峭茜,攀磴陟崔嵬”,詳細描述了詩人穿越山林、攀登石堦的過程,展現出旅途的艱辛與詩人的毅力。“白雲半峰起,清江出峽來”則以生動的畫麪描繪了山中的美景,白雲繚繞山峰,江水從峽穀中奔騰而出,給人以雄偉壯觀之感。最後兩句“誰知高深意,緬邈心幽哉”,表達了詩人對蜀道山深邃意境的感受,那種悠遠神秘的氛圍讓他的內心變得幽靜深沉。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優美,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

張說

張說

唐河南洛陽人,先世范陽人,居河東,字道濟,一字說之。武則天時應詔對策乙等,授太子校書。中宗時爲黃門侍郎。睿宗時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勸睿宗以太子李隆基監國。玄宗開元初任中書令,封燕國公。後歷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兼朔方軍節度使,奏罷邊兵二十餘萬,又以府兵多逃亡,奏罷當番衛士,招募壯士以充宿衛。再兼中書令,又爲修書使,知麗正書院事。長於文辭,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與許國公蘇頲並稱“燕許大手筆”。爲李林甫所擠,罷相。卒諡文貞。有集。 ► 3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