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國夫人

· 杜甫
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馬入金門。 卻嫌脂粉涴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
拼音

注釋

西窗注:此詩另見張祜《集靈臺二首(其二)》,只數字相異,今據《杜詩詳註》收錄,引朱鶴齡注“此詩見草堂逸詩”爲證。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虢(guó)國夫人:楊貴妃三姐的封號。

繙譯

虢國夫人承受著君主的恩寵,天亮就上馬進入皇宮之門。她卻嫌棄脂粉會玷汙她的美麗容顔,衹是淡淡地描畫出那如蛾的眉毛去朝見天子。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生動的描寫,刻畫了虢國夫人的形象。前兩句描述了她受到皇帝恩寵以及進宮的情景。後兩句則突出了她對自己容貌的自信以及不施濃妝豔抹的獨特風格。詩人以看似不經意的筆觸,傳達出虢國夫人的嬌豔以及她在宮廷中的特殊地位。全詩語言精鍊,將虢國夫人的形象鮮明地展現在讀者眼前。詩中雖未直言褒貶,但那種微妙而含蓄的表達,給人畱下了深刻的印象。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