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衡 · 別通 [漢] 王充 人目不見青黃曰盲,耳不聞宮商曰聾,鼻不知香臭曰癰。癰、聾與盲,不成人者也。人不博覽者,不聞古今,不見事類,不知然否,猶目盲、耳聾、鼻癰者也。儒生不覽,猶爲閉暗,況庸人無篇章之業,不知是非,其爲閉暗甚矣
論衡 · 實知 [漢] 王充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學。學之乃知,不問不識。子貢曰:「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乎學。」五帝、三王,皆有所師。曰:「是欲爲人法也。」曰:精思亦可爲人法,何必以學者?事難空知,賢
論衡 · 超奇篇 [漢] 王充 通書千篇以上,萬卷以下,弘暢雅閒,審定文讀,而以教授爲人師者,通人也。杼其義旨,損益其文句,而以上書奏記,或興論立說,結連篇章者,文人、鴻儒也。好學勤力,博聞強識,世間多有;著書表文,論說古今,萬不耐
論衡 · 卷二十八 · 書解篇 [漢] 王充 或曰:“士之論高,何必以文?” 答曰:夫人有文質乃成。物有華而不實,有實而不華者。《易》曰:“聖人之情見乎辭。”出口爲言,集札爲文,文辭施設,實情敷烈。夫文德,世服也。空書爲文,實行爲德,著之於衣
訂鬼 [漢] 王充 凡天地之間,有鬼,非人死精神爲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由於疾病。人病則憂懼,憂懼見鬼出。凡人不病則不畏懼。故得病寢衽,畏懼鬼至。畏懼則存想,存想則目虛見。 何以效之?傳曰:“伯樂學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