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眉亭外月初高,採石江頭夜泬寥。
萬頃金波迷宿鷺,數聲鐵笛舞潛蛟。
仙人跨鯉應難捉,使客乘槎或可招。
君去定知重玩賞,不愁霜露襲徵袍。
幽軒俯碧澗,瀟灑異風俗。
門巷絕輪鞅,庭除帶鬆菊。
雖雲世慮遠,委棄同草木。
臘社會高年,晨昏課童僕。
謬蒙朝士薦,被此微名縛。
自慚樗散才,束帶事簡牘。
一朝念歸旋,揮手謝鴻鵠。
萬事忽若遺,忻然恣
郭隗臺邊海子濆,丹房寂寂鎖秋雲。
報君未遂生前志,歸葬重承死後恩。
墓夾鬆楸深雨露,名因賦頌滿乾坤。
尚遺三徑鐘山下,忍聽仙禽唳夕曛。
知君舊是山林友,新搆層軒傍鍾阜。
一徑縈迴入萬鬆,黛色參天蔽星斗。
鬆根白石臥如羊,忽過雲來勢如走。
平生愛鬆仍愛石,節操同堅諒難易。
設拜當時笑米公,哦詩幾度聞斯立。
採得茯苓還共煮,老駐童顏即仙侶
病骨秋來似凍蠅,好山空憶去年登。
今朝對景成惆悵,勉上西樓第一層。
呂公磯畔漢江東,偶值雲間陸士龍。
海上幾年推獨步,天涯今日又相逢。
江楓換色秋容老,山雨催詩別興濃。
我向淮南君適楚,夕陽回首隔千峯。
以竹名窩竹爲瓦,先生樂道居其下。
清風一枕傲羲皇,眼底榮枯總虛假。
座中趣味如安樂,我亦曾來共盤礴。
無邊清氣貯心胸,琴響松風雨鳴瀑。
黃州竹樓今已無,杜陵茅屋埋煙蕪。
二老仙遊去不返,至今清譽聞江湖
夾道鬆陰曉正濃,鬆間倚杖立東風。
靜觀天地元無我,不怕羲和善御龍。
萬壑暗雲芝草綠,一簾春雨杏花紅。
與君就覓陶弘景,知在三茅第幾峯。
濂溪有餘裔,卜壤依林泉。
長鬆落圓陰,遠岫排青蓮。
公餘拄笏坐,迥絕塵慮牽。
嵐光遍軒楹,草色遠郊原。
覽之日成趣,不覺時序遷。
欲招陶淵明,共賦歸來篇。
碧闌干外楚江濱,一片秋光雨後新。
多少登髙林下客,不知誰是去年人。
身辭玉仗下青霄,遠赴羊城不憚勞。
囊受賜金輕陸賈,文鳴當世法儀曹。
驛藏楊柳蠻煙合,路入梅花庾嶺高。
多少蒼生沾化雨,南溟從此息波濤。
文初先生住天目,種竹千竿繞茅屋。高者昂然拂霄漢,低者森然護簾幕。
座中渾無塵俗氣,深處自有鸞鳳宿。先生曳杖時吟眺,蒼雪無聲落烏帽。
百年世事了無聞,三伏炎光豈能到。醉坐石磴如巢雲,襟懷不異長庚老,嶰谷
匹馬嘶寒出萬山,冶城北上翠孱顏。
煙霞故舊無多外,落日猿聲萬木間。
白帝祠荒迷塞草,金牛路遠接秦關。
誰知驢背能詩客,獻賦曾趨玉筍班。
朝爲川,暮成堤,發源遠自昆崙西。
濁流揚波聲慘悽,走沙埋船命斯須。
下有神龍護明珠,陰火夜映青玻瓈。
無人爲招翟乾祐,平夫此險安羣黎。
渡頭一舸發金陵,東望雲間幾日程。
莫倚身閒頻唱和,杜紅蘅碧總離情。